古代诗歌鉴赏.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6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代诗歌鉴赏.doc

古代诗歌鉴赏.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代诗歌鉴赏绪论(一)古代诗歌鉴赏考查内容1、思想内容大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诗歌表面写的内容,二是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情感。2、形象(物象、意象、意境)诗歌的形象,不同于一般的小说作品形象,但也表现了作者的态度、思想,写景短诗中景物一般就是诗中形象。3、语言4、表达技巧(二)古诗鉴赏的形式1、就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某一方面设问2、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3、结合作品思想内容鉴赏第一讲: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诗歌思想内容分类1、送别类(1)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如《雨霖铃》(柳咏)(2)叙写别后的思念相思之苦。如《一剪梅》(李清照)2、怀古咏史类(1)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如《念奴娇》(苏轼)(2)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如《越中览古》(李白)(3)借古讽今,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如《永遇乐》(辛弃疾)3、思乡类(1)表达羁旅行役漂泊天涯的悲苦(2)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4、战争类(1)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造成家破人亡的惨痛悲剧的深切同情,对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的愤懑。(2)表达为国戍守边疆,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报国无门,有志不得伸的悲愤。(3)对边防的关注,对士兵的同情,对古代英雄的仰慕,对朝廷的不满,对无能将士的讽刺和劝戒。(4)讴歌边塞将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5)表达了边疆战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5、闲适类(1)表达清闲、恬淡的心境。(2)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随遇而安,出山归隐的思想。(3)刻画清高恬淡又可亲可敬的隐士形象,寄情山水,不以世俗为念,高洁不俗,潇洒豪放。6、借景抒情(或即事感怀)类(1)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2)体现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3)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人生的漂泊孤独,仕途的坎坷)(4)对大自然山水的热爱,充满乐观情绪。(5)珍爱一切美好事物,珍爱青春年华,珍重现实人生。(6)表达凄凉寂寞的情怀。7、托物言志类(1)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3)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二)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方法1、了解诗歌的社会背景。2、了解作者个人的生活遭遇。3、透过诗歌题目、注释,了解作品的内容范畴。4、抓住诗歌中关键的带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把握。(三)鉴赏下列诗歌焚书坑章碣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吴钩:古时一种兵器,似剑的弯刃刀。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代黄河南北被藩镇割据的五十州。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本诗写作于骆宾王因上书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西陆:秋天。南冠:囚徒。侵:深。玄鬓:蝉。苔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裴给事宅白牡丹裴粼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第二讲:鉴赏诗歌的形象一.概念解析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意象”及对“形象”的理性思考。(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