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地球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第二.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2地球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第二.pdf

1.1.2地球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第二.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姓名所在单位模块选择性必修1联系电话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2课时)新授课☑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课型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本条标准的行为条件是“结合实例”,即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图文材料,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行为动词是“说明”,属于理解水平,即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描述地球运动导致的各种自然现象,而且要能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成因。行为结果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包括昼夜交替和时差、地转偏向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这些意义本质上属于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学生要理解这些“意义”,首先要弄清楚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各自的特点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所以,本节课内容虽然不是课标直接要求的落脚点,但却是后面内容的起点和基础。2.学习内容分析从本节文字或知识内容结构来看,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重点在于运动的特点(方向、周期、速度),此二者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而黄赤交角的重点又落在由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季节性移动上。从本节可的图像系统来看,本节课图像由景观图和示意图构成,但正文部分均为示意图。这跟本节课内容的抽象性有关,无论是地球自转、公转、还是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均是学生肉眼无法观测的现象,只有通过空间示意图进行阐述。但是由于这些示意图是平面、静止的,因而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设备、现代新及技术以及实验演示加以辅助。本节课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主要落脚于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从时空综合1和地方总的角度认识地球运动的整体性;区域认知:从区域认知的角度认识到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同一时间不同地球太阳光照的角度区别。3.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二学生,首先,从思维发展上来看,高二学生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因而,为突破本节课宇宙空间想象的抽象难点,提供了基础。其次,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并且在必修一时又进一步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等香瓜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创造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学生对于地球自转、公转现象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只是未有系统科学的认知,而是停留在现象的感受。不过,这已经为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突破知识难点提供了机会。正如以上所说,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综合来看,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是有兴趣、并且又一定信心学好这节课的,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教学服务。4.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地球地转的特点、地球公转的特点、黄赤交角的产生和影响。难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5.目标确定1.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地理实践力)2.结合实例,分析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综合思维)6.学习评价设计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提问、课堂讨论等,以评估学生对地球运动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观点表达等,以评估学生对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随堂测试:设计一些与地球运动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以测试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4.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作业完成情况、思考深度、分析能力等,以评估学生对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以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2义。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7.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导入:通过日晷的相关材料信息,了解我们生材料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日晷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和分析、利用生活中的是一种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间的工具。它地理现象。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是一个固盘,晷思考:盘面上有刻度,晷针安装在晷盘中央与盘1.分析该日晷上下盘面使用时间存在面垂直。右图中的日晷盘面平行于赤道面,差异的原因。晷针指向南北极。从北半球春分到秋分的2.尝试说出该日晷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半年时间里,看晷盘上面(即赤道以北)的并用简图表达。刻度;从北丰球秋分到来年春分的半年里,看晷盘下面(即赤道以南)的刻度。引领性问题:1.分析该日晷上下盘面使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