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pdf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与学法指导本节主要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一直以来,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成为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做好内容的取舍,把握好难度和深度,做到浅化,重现象描述,轻原理分析。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3.探究式教学贯穿始终,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观察到大尺度的地球空间运动,理解地球运动与相应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⑵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⑶用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2.过程与方法⑴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象力。⑵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⑴明白任何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观。⑵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运动规律。2.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运用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空间概念。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将零散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3.学生自主学习、同桌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探究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节中,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学生回忆旧知回答。“温故而知新”,引状,知道一些关于地球的数据。播入新课。放动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大家能解一下原因吗?地球自转有哪些特点呢?自学P9第1、2段、第P11第1、2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结合屏幕上<地球的运动>,完成学案“学力。动画:“地球的运动”。生自主学习(一)”表格。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有针对性的展示学习成果:“学生自主学习(一)”让学生展示自我,提鼓励。高学习兴趣。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①探究昼夜的形成:借助手电筒和地球仪演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若地球不自转会产生什么现示地球的自转。边演示边解说。己解决问题,培养与象?他人合作的能力。②若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会产生什么现象?如果分别从北极和南极看,还能简表演者叙述,观察者完成“学生合作学习了解我们是白天看单的说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吗?教(一)”。NBA的原因,明白地师动画点拨。理对生活是有用的。师生共同学有关时区的知识。和老师一起学习时区知识,并完成“师生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共同探究(一)”中的空。能力和意识。师生共同探究:怎么统一时间呢?和老师一起分析、学习分析问题能力,初步了解时区。完成学案“师生共同探究(一)”。教师以诗的形式小结地球自转。说说对该诗的理解。活跃气氛温习知识播放动画“走过四季”。观看动画。缓解气氛,感受四季之美和学生一起学“太阳高度”和“昼和老师一起学,并完成学案上“师生共同生活体验,上升为理夜长短”知识。探究(二)”。性认识,为后面“学生合作学习(二)”作为知识准备。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并给予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太阳的公转”。合作探究能力。你学到了哪些地球公转的知识?利用“学生合作学习(二)”展示学习成检验合作学习情况。用动画补充或强调。果。了解科学史上的“天转还是地转阅读“是天转还是地转”。培养坚持真理,崇尚“之争。科学的精神。结合动画,和学生一起学习五带的利用“师生共同学习(三)”。太阳公转知识的延划分。伸。展示学习成果:五带。延伸拓展:思考并回答。检验学习情况。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总结反思。培养梳理知识能力能?有什么感想?巩固知识。六、板书设计:自转自西向东24小时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地球的运动公转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