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docx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角,能指出角、边和顶点;能用常用的符号来表示角。2、比较角的大小。3、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角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角。难点: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教学过程情境导入预设:不一样大。和学生交流怎样才能比较出角的大小的方法,通过交流可以发现: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比较麻烦,可以通过角的度量来比较角的大小。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从画角的操作过程中,体会角的意义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并且由学生画出的角有大小,巧妙地引出角的度量问题。探索新知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要测量出角的大小,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同学之间交流,并推出代表汇报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说一说根据学生的汇报,运用课件向学生一一介绍:中心、外刻度、内刻度、外刻度0°刻度线、内刻度0°刻度线和角的计量单位以及度的符号。分别在量角器上找一找任意的刻度线(如:45°、85°、165°的内、外刻度线)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正确判断所摆的角的度数是读内圈,还是外圈,从而解决量角时读数的难点。教学例1学生分组讨论:怎样测量角的度数?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步骤:第一步:点重合第二步:线重合第三步:读准数学生动手量一量中两个角的度数,并标注出来。延伸讨论,学生自己有没有更好地看刻度的方法。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边向右,就认内圈的刻度线;相反,就认外圈的刻度线。设计意图: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认识量角器的过程是让学生去发现规律,找到特殊点,掌握新知,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探究新知,体验成功。点题精讲通过讲解典型题目,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角的度量。设计意图:注意度量角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学以致用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并灵活运用。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老师对同学的汇报进行总结。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收获,系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反思这节课概念比较多,测量角的大小几乎没有旧知识进行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对手和脑的挑战。因为量角的过程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即使量的方法正确了,面对内外刻度线又会不知所措。对此,我的.具体应对措施如下:一是课题的引入。这里我让学生尝试自己画出自己喜欢的角,并通过自己的方法在同桌之间进行比较(有的用三角尺,有的直接重叠相比较)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从何使学生产生学习角的度量的欲望。二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重点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量角器上找不同的角时,让学生特别注意看清楚内圈和外圈的刻度,并指出所找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三是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课堂上大部分同学都能说出这个角时从0°开始向哪边展开的,这就分清了究竟是哪个刻度上的数。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1。对量角错误的同学没有及时给机会让他再次量角;2。教学评价方式略显单一,缺少同学之间的评价。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二单元角的度量,课本26~28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度量角的大小需要统一的单位,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度量各种角的度数。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教学中注重渗透数形的结合思想。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量角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量角器的使用。学具、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小角教学设计:课前活动:你玩过滑梯吗?来,我们自己做一个滑梯的小游戏:把自己的文具盒拿出来,拿了出自己的橡皮,像我一样把盒子倾斜起来,把橡皮放在上边,你看会发生什么情况?你喜欢什么样(角度)的滑梯?说出自己的想法(理由)。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活动一:让学生比较一下∠a和∠b,这两个角哪一个大?你们想不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那就用自己的方式比较角的大小。学生分组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量角。可能出现的想法:(1)用直尺量。(2)用三角板来量(3)描出一个角,将描的角移动后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