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doc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PAGE-44-PAGE-1-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编制审核批准深圳市京圳建设监理合同年月日目录TOC\o"1-2"\h\z\uHYPERLINK\l"_Toc227659402"第一章编制依据PAGEREF_Toc227659402\h-1-HYPERLINK\l"_Toc227659403"第二章建筑节能工程专业特点PAGEREF_Toc227659403\h-2-HYPERLINK\l"_Toc227659404"第三章建筑节能工程监理方法及措施PAGEREF_Toc227659404\h-6-HYPERLINK\l"_Toc227659405"第四章建筑节能工程监理要点及控制目标PAGEREF_Toc227659405\h-12-HYPERLINK\l"_Toc227659406"第一节墙体节能工程监理PAGEREF_Toc227659406\h-12-HYPERLINK\l"_Toc227659407"第三节门窗节能工程监理PAGEREF_Toc227659407\h-18-HYPERLINK\l"_Toc227659408"第四节屋面节能工程监理PAGEREF_Toc227659408\h-20-HYPERLINK\l"_Toc227659409"第五节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监理PAGEREF_Toc227659409\h-23-HYPERLINK\l"_Toc227659410"第六节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PAGEREF_Toc227659410\h-28-HYPERLINK\l"_Toc227659411"第七节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PAGEREF_Toc227659411\h-31-HYPERLINK\l"_Toc227659412"第八节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PAGEREF_Toc227659412\h-34-HYPERLINK\l"_Toc227659413"第九节建筑节能工程检验及质量验收PAGEREF_Toc227659413\h-38-建筑节能工程监理细则PAGE-45-第一章编制依据一、已批准的监理规划——建筑节能篇二、法规、标准规范1.《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2.《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15—2005)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6.《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三、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四、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二章建筑节能工程专业特点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宝龙工业城生活配套区(一期)工程;2.建设地点: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工业城宗地号:G02404—0003;3.建设单位:深圳市宝盛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4.使用功能:单身宿舍,食堂及管理用房;5.总用地面积:48135m2,一期建设用地面积:24771.68m2;6.总建筑面积:84692.4m2,一期总建筑面积:56016.40m2;7.容积率:1.5(1,2期),覆盖率:27.37%(1,2期),26.13%(1期)绿地率:38.14%(1,2期),38.75%(1期);8.建筑层数及总总高度(一期):1-3,5-7#楼:地上9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23.7m。4#楼:地上6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27.9m。二、设计依据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2.《深圳市居居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l0-2003)3.《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标标准实施细则》(SJGl5-2005)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l551—2007)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7.《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深圳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3号,2006年7月26日通过)三、节能措施1.总体规划总平面布局留有足够的自然风入口和出口,建筑群室外空间气流顺或畅;建筑物朝向以南北为主,主立面迎向夏季主导风向,有利于夏季自然通风,降低空调负荷;在满足日照间距和卫生间距的前提下,尽量拉大建筑间距,强化小区内的通风换气;采取立体绿化系统。地面绿化确保规定的绿地率,不做或少做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