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趣话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doc

趣话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趣话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6节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我们学了牛顿的三个定律,主要还是学会如何利用他们解决问题。第一定律主要解决物体受力平衡的问题,物体不受力是不可能的,但是合力为零还是可以做到的。第三定律对受力分析有帮助,应用最多的还是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把受力和运动结合起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联系,对动力学问题可以找出解决办法。一般牛顿定律解题有两种形式,一是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二是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加速度。第一种情况,已知受力情况,可以利用力的合成求合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有了加速度,利用运动学公式可求运动情况。第二种情况,根据运动情况求解加速度,由第二定律求出合力,在求某些分力即可。如2005年23题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m,“竖直高度”h1=1.0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80m,“竖直高度”h2=0.10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解:用a表示跳蚤起跳的加速度,t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v2=2ad2①v2=2gh2②若假想人具有和跳蚤相同的加速度a,令V表示在这种假想下人离地时的速度,H表示与此相应的竖直高度,则地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V2=2ad1③V2=2gH④由以上各式可得⑤代入数值,得H=63m⑥2006年第24题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解: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0。根据牛顿定律,可得a=μg设经历时间t,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0,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有v0=a0tv=at由于a<a0,故v<v0,煤块继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再经过时间t',煤块的速度由v增加到v0,有v=v+at'郝双制作此后,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不再产生新的痕迹。设在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v0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0和s,有s0=eq\f(1,2)a0t2+v0t's=eq\f(v02,2a)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l=s0-s由以上各式得l=eq\f(v02(a0-μg),2μa0g)郝双制作此题如果用图像法解会更加容易一些。t2=v0/μgt1=v0/a0v0图中红色部分就是痕迹长度2007年18题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解析:速度是加速度对于时间的累积,加速度是力与质量的比值,由于质量是一个常量,加速度的图像和力的图像一样,只是单位不同。本题物体沿斜面受三个力的作用,即拉力、重力(只考虑沿斜面的分力,大小为重力的一半)。还可能有摩擦力。三个力除以质量后,就是它们自己产生的加速度,对加速度和相应时间的乘积累积后就是这个力对最终速度的贡献,由于摩擦力应该不会太大,影响不了最终速度的排名,故不必考虑摩擦力的影响。设沿斜面向下为正。拉力F的累积速度分别为:1、0、2、0。单位为0.5gm/s。g为重力加速度。同样重力的影响都是3,单位同前,加在一起为4、3、5、3。故本题选C。本文所有引用试题为河北省历年高考题,是公开文献。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