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抓住培智学生特点,提升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培智数学作业设计初探作业是培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适当的作业练习,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对习得的技能进行及时的强化,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意志力,也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下阶段的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但是由于培智学生个体差异大、思维发展滞后、独立性与适应性相对低下等心理特点,数学作业往往出现题意理解困难、正确率低、无法按时按量完成、学生兴趣和积极性降低等问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较低。那么,如何针对培智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恰当的设计数学作业呢?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培智数学作业内容应具备的特点一份有效的培智数学作业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一)层次化一是尊重数学知识本身逻辑结构的层次。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知识之间联系错综复杂。一个新的知识往往需要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作为铺垫。普通学生可以在稍微复习旧的基础知识之后就可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设计作业时也可直接巩固新知识就可以了。但培智学生记忆效度差,归纳、提取新概念的能力不足,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为了缩短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促进知识的迁移,师生必须对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的复习,为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做好准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新知识。在设计作业时,如果只出巩固新知识的题目,学生很难完成。教师设计作业时,应该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先设计基础性知识的练习题目,再设计过渡性的题目,最后才是巩固新知识的题目,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再一次明晰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过程。例如:在教学8+5以后,教师可如下设计作业:1、基础性作业58+2=210+3=2、过渡性作业8+5=先算:8+2=2再算:+3=3、巩固性作业8+5=二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不同学生的作业进行难易度分层。培智学生思维发展迟缓,个体差异大,数学对思维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差异特别大。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时注意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设计作业时更不能一刀切。设计作业时老师不能怕麻烦只设计一份作业,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几份作业,供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使用。这样,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在作业过程中得到合适的练习,从而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度。例如:在教学3+2以后,老师可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作业供不同学生使用。A层次:口算:3+2=B层次:画小棒计算:3+2=C层次:数一数,算一算:3+2=(二)趣味化。培智学生做作业是让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对做作业缺乏主动积极性,拿本子半天,拿笔半天,磨磨蹭蹭开始作业却又坚持不了几分钟。这是因为培智学生有意注意发展迟缓,长期处于无意注意为主的阶段,在学习中表现为对有趣的新奇的对象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不感兴趣的对象注意力维持时间很短。数学其他学科较为枯燥,学生对数学作业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也就很常见了。如果老师能在设计作业时巧花心思,让孩子们的作业变得丰富多彩,让做作业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自然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状况。例如,将加减法计算时常用的介质:三角形插图,变成孩子们喜爱的糖果;又如,将算式变成一张张奖券,正确完成的孩子就可以用奖券换取奖品......。例如,在常见应用题(三)生活化。题目内容的生活化与实施途径的生活化。二、设计作业时应当注意的问题。1、应该与辅导者充分沟通,确定辅助的方式与程度。鼓励2、题型不可生僻,脱离生活实际,造成学生理解困难。3、针对培智学生易遗忘,不易泛化的特点,对一个知识点应通过不同题型多次重复,不能像普通学校那样,一旦学生掌握了就可进行下一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