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山香教师招聘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重点-推荐文档.doc
上传人:书生****35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7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山香教师招聘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重点-推荐文档.doc

(完整word版)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山香教师招聘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重点-推荐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种交叉学科,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应用为主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学习过程是核心内容,学习心理是核心五要素:学生教师内容媒体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学习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研究,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裴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赫尔巴特提出把它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卡普捷列夫是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桑代克成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发展,20世纪20到50年代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科心理学弗洛伊德成熟,20世纪60、70年代,,布鲁纳课程改革,罗杰斯学生为中心,奥苏贝尔,加涅,计算机辅助,体系基本形成完善,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总结80年代以后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乐翻译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成写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调查测验个案教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是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方法,观察法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科学研究的前门,调查法常用的有问卷访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前提条件,教育性是基本伦理道德原则,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发展性,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这个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乳儿0到1岁婴儿1到3岁幼儿3到6、7岁童年6、7岁到11、12岁少年11、12岁到14、15岁,青年14、15岁到25岁中年25岁到65岁老年65岁以后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个别差异性,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4年级10-11岁是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少年期又叫学龄中期,又称心理断乳期危险期青年初期又叫学龄晚期,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对未来充满理想,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是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是内在动力,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提出了要求和方向,能够促进发展,可以加速和延缓发展,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准备性原则,又要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劳伦兹提出了关键期2岁是口头语言,3岁时独立生活,4岁是形状知觉,4到5岁是书面,2到3岁是计数,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图示--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面对一个新的自己把自己融合已有的图式和认知结构,,顺应是不能接受新知识认知结构发生改变适应性刺激,平衡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觉运动,0到2,感觉动作的分化,前运算,2到7,早期信号,自我中心,不可逆,泛灵,不合逻辑的推理具体运算,7到11,去自我中心,可逆,守恒,分类,序列化形式运算,11岁到成人,假设演绎推理,反思,抽象逻辑,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内化说,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教学支架的应用儿童现有水平和儿童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到1.5岁,自主感对羞耻怀疑,2到3岁,主动对内纠,4到5岁,勤奋对自卑,6到11岁,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12到18岁,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成年晚期,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认知能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认知能力差异也就是智力差异,包括类型,发展水平,表现早晚,群体差异性别年龄种族差异性别差异男女智力总体大致相等,男的离散程度大,结构存在差异,各有各的优势智力发展水平常态分布,正态分布,超过140他是天才,占1.3%,超过130超常,占4.4%,低于70的是落后,占2.7%,认知方式差异包括,场独立和场依存,冲动与沉思,具体和抽象,辐合和发散,其他类型:豪兹曼和克莱因—齐平化,尖锐化,达斯---同时性继时性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创设适应认识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性格差异特征差异包括,态度,理智,情绪,意志类型差异包括,内向外向独立顺从学习的内涵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练习和反复经验引起的,学习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是一种适应运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