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4—56页和新课堂同步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2.探索并掌握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改写方法,能熟练进行相互改写。3.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空间观念,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掌握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之间的互化;难点:利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复习旧知(1)填一填。1千米=()米1分米=()厘米1米=()厘米1米=()毫米36米=()厘米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修正,为下面学习求比例尺长度单位间的转换做铺垫。(2)你能利用上节课学习的比例尺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出示练习: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的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思考:①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公式又是什么呢?②求解“比例尺”过程中应注意什么?③要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能不能直接用题中给出的两个数列式?为什么?学生回顾比例的相关知识,出示课件:“比例尺”概念: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注意:●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比例尺的前后项的长度单位要化成同级单位;●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成“1”或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生分析问题并独立解答,师板书:图上与实际距离单位不同,要化成同级单位,则: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厘米:120千米=2厘米:12000000厘米=2:120000000=1:6000000或者追问: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比例尺1:6000000表示的意义是什么?预设:①比例尺1:6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0千米;②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③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6000倍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比例尺并学习了如何求比例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尺的知识。板书课题:比例尺间的互化【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的回顾,再次加强学生对比例尺意义的建构过程,会用不同方式表述比例尺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为知识的灵活应用做好准备。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过渡语:关于比例尺的知识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55页上面的内容,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需要大家分组讨论,请看自学指导。温馨提示:(1)比例尺有哪些表示形式?(2)什么是“线段比例尺”?你能说出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吗?(3)它们之间有联系吗?你能把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相互改写吗?算一算,写一写:写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互化的过程。小组讨论,教师巡视,重点关注学困生,教师参与到学生探究活动中,倾听并指导学生探究。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过渡语: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在这幅地图上,你能找到比例尺吗?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课件展示比例尺的分类: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1.“数值比例尺”的定义:像上面平面图的比例写成1:100000000或,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板书:数值比例尺)引导学生读出图上的比例尺,提问:你知道“1:100000000”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么?(已学过,学生回答,再次巩固)预设:●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也就是1000千米;●数值比例尺是一个比,可写成“比”或“分数”的两种形式;不带单位名称;为方便计算,通常将比例尺的前项写为是“1”的比。2.“线段比例尺”的定义:像这样注有有一条数字的线段形式叫线段比例尺。(板书:线段比例尺)质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线段比例尺”有什么特点?你能说出这个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吗?预设:●线段比例尺由两部分组成,即:下面的“线段”表示图上距离;上面的“数据”表示实际距离;●这个比例尺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而实际距离是50Km,其意义表示:地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地图上50km的实际距离。学生自主发言,只要有根据,就给予鼓励。知识小延伸: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比例尺的形式?出示课件:后项为“1”的比例尺,如下图介绍:(二)“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互化过度:大家说得非常好,那现在你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你是怎样想的?(1)动脑思考,提示:①大家先想想数值比例尺的比是由哪两部分构成?②在这个线段比例尺里,图上距离是多少?实际距离呢?③我们说数值比例尺不需要单位,那么是不是直接把两个单位去掉写成就可以了呢?那应该怎样?(2)引导学生回答出比例尺转换过程,预设:●数值比例尺:图上距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