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聊城市高唐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初中语文.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8-2009学年度聊城市高唐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初中语文.doc

2008-2009学年度聊城市高唐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初中语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8-2009学年度聊城市高唐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00分钟;120分)你是这份试题的主人。你尽可以全面展现本人的学问与才华。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世是最有价值的!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令人羡慕的,请你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文字。(3分)认真审题细心书写体验成功享受语文2.书写及给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2分)A.枯凅(hé)宽恕(shù)泯灭(mǐn)花枝招展B.啜泣(chuò)猝然(cù)抖擞(sǒu)春花秋实C.训诫(jiài)朗润(rùn)主宰(zǎi)闲情逸致D.磅礴(páng)诅咒(zǔ)清洌(liè)获益匪浅3.下列选项中的四个句子顺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2分)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1)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2)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3)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4)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1)(3)(4)(2)B.(4)(3)(2)(1)C.(3)(4)(1)(2)D.(2)(1)(3)(4)4.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春光明媚的时节,登上山顶眺望远方,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B.詹天佑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博得了筑路工人的拥护,从而加快了工作进程。C.母亲只好绝处逢生,默默承受一切痛苦,不停去庙里烧香拜佛,希望改变命运。D.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不会让汶川人民屈服,由于他们有全国人民这样一个坚强的后盾。5.仿按例句,联想金钱的作用与局限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金钱确实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但它不是万能的。如金钱可以买到房子,但不能买来家庭;能买到药物,但不能买来健康;能,但;能,但。6.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写出其中的一个人物,并用一句话概括出与这个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3分)《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三国演义》7.综合学习与探究。(4分)某中学七年级(5)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在总结会上,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汇报:第一小组发现这样一些字:家俱(具);另售(零);烧并(饼)第二小组发现广告中常有这样的“成语”出现:步步为赢;咳不容缓;默默无蚊。第三小组在流行歌曲入耳到了这样的歌词:村里有位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结合三个小组的汇报,说说你从中发现的言语现象。(答出两点即可)②你是怎样看待这些言语现象的?8.按要求填空。(6分)①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心》一文中许多话我都很喜欢,其中最喜欢的一句是:。②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志南和尚《绝句》朱自清的《春》一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春花的句子是是:,,。④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援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⑤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表现作者描写的是早春景色的诗句是:,。(任写其中两句)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宗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在外思乡之悲的句子是:,。二、文言文浏览(共11分)浏览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学校班级考号姓名装订线(一)童趣(节选)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①私拟作群鹤舞空②项为之强③使之冲烟而飞鸣④如鹤唳云端10.翻译划横线的句子。(2分)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11.你认为“我”“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的缘由有哪些?(2分)(二)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⑥胡⑦不早问,致余⑧忘之。”【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本人本来的模样,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叱骂。⑥汝: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