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测量与评价基于反思性教学的反思罗永勤【摘要】近年来,反思性教学备受推崇,被人们看成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和助推器。但是,由于人们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理解不一、操作缺乏标准、实践缺乏内动力、“为反思而反思”的形式主义倾向突出,反思性教学反而成了空中楼阁。本文在进一步解读反思性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再次考量,澄清问题,以期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536(2008)10-0021-04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改革2006年立项项目《运用反思———自省模式指导师范实习生“学会教学”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0632050)的研究成果之一。罗永勤/长江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育与教学研究。(重庆408100)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反思性教学甚为关注,把它看成是教师成长的阶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许多中小学校也把它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推行。人们在其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人们对反思性教学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较多,而在实践中能够真正进行反思的却不多,大部分教师仍是凭着自己的经验进行简单重复的教学实践。本文试图通过对反思性教学进行反思,澄清问题、深化理解,以期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当前反思性教学存在的问题扫描1.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理解不一对于反思性教学这一概念的理解,多数人比较接受熊川武教授的观点,即教学主体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totach)与“学会学习”(larningtolarn)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有的学者把反思性教学看作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的深入思考;2]有的认为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行为背后更广泛的社会、历史、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思考、审视和分析的过程;3]有的认为反思性教学是一种协作活动,是由讲课教师和听课教师一起,针对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教学亮点、独特方法和暴露出的不合理设计等共同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和探讨,以达到互相交流、整体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4]还有的学者则认为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教师选择行为,是教师对于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并对其选择负责任。5]由此可见,人们对反思性教学概念的理解不一致。由于人们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理解不一,相应的,他们反思的内容也各异:要么把教学活动过程作为反思的内容,要么把教学内容作为反思的内容,要么则把已有的教学经验作为反思的内容,有的甚至将反思的内容扩展到学校的教学及其广泛的社会背景因素,等等。从以上对教学反思概念的界定来看,观点各有侧重、差别显而易见,但无论是把它看成是一种技术的、选择的行为,还是思维的、教研的和协作的活动,反思行为的主旨并未变,各种观点的主要区别还是在于:是“教学的反思”,还是“反思的教学”?2.反思性教学缺乏操作标准尽管一大批专家、学者对反思性教学推崇备至,形形色色的反思性教学方法和方案与日俱增,但人们也普遍意识到反思性教学的观念难以用于实践,这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对促进教师反思的许多问题的认识。6]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困惑,反思性教学的标准是什么?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已经进行过“反思”了,并取得了成效?其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是什么?由于反思的主观性强,可量化评价的操作标准难以确定,因此,有人置疑反思性教学的最终效果。7]换言之,是不是只要“反思”了,教学工作就能改善?反思性教学仍然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一种“黑箱”———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是一个“黑洞”———任何内容都可以在其强大的引力之下一扫而光、一网打尽8]:反思性教学竟然成了空中楼阁。212008年1月●课程与教学教育测量与评价222008年1月课程与教学●而且,目前教师所接受的反思性教学几乎都是来源于别人的概括,即便有来源于实践的,也是他人的、抽象的、模糊的。教学理论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教师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在实践中消化、过滤、升华。3.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