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至遂宁高速公路连接线林家边跨线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4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绵阳至遂宁高速公路连接线林家边跨线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绵阳至遂宁高速公路连接线林家边跨线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绵阳至遂宁高速公路连接线林家边跨线桥施工组织设计书建设单位:绵阳市重点公路建设指挥部施工单位: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0五年十二月四日目录第七篇:施工组织设计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一、前言………………………………………………………1二、工程概况…………………………………………………1三、工程地质…………………………………………………1四、主要工程量………………………………………………3五、现场条件、运输及其它…………………………………3六、施工总进度………………………………………………4七、施工部署…………………………………………………4八、主要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9九、工程材料供应及运输方式………………………………31十、临时租用地………………………………………………32十一、冬、雨季施工技术及进度保证措施…………………32十二、安全保证措施…………………………………………33十三、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5十四、工程进度保证措施……………………………………37十五、环境保护措施…………………………………………39十六、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1二、表2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42三、表3工程管理曲线…………………………………………………43四、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44五、表5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45六、表6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56七、表7施工总体计划表………………………………………………57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绵阳至遂宁高速公路连接线林家边跨线桥第七篇施工组织设计绵(阳)至遂(宁)高速公路连接线林家边跨线桥一、前言绵阳至遂宁高速公路是绵阳至重庆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省和重庆市高速公路网中连接国道主干线GZ40、GZ55-1、GZ55等几条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的重要联网公路。它既是绵阳、遂宁、重庆等市的直接通道,也是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至重庆的快速通道。二、工程概况:该合同段起讫桩号K29+550—K29+760,路线全长0.21km,于游仙区与松垭镇交界处跨绵阳盐亭一级公路,路基宽24.5m,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桥起讫桩:K29+613—K29+717.4,引道长105.6m,主桥采用双桩柱式,ф1.80m桩基1.8m柱,桥台采用四桩柱式ф1.20m桩基,重力式混凝土桥台,(桥面上部结构不属本次招标范围)。三、工程地质1、地形、地貌本项目所在地区内为丘陵及河谷平坝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随着涪江向下径流而缓慢递降。地面高程一般为500米,切割深度50—100米不等。区内丘包群立,河谷迂回、宽阔延伸,为四川盆地典型之丘陵景观。本工点位于三台县境内,紧临绵阳市区与三台县的交界处。2、气候、气象测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降水充沛等特点。年降水量一般在800—1000毫米,年、季、月降水两分配不均,变化大。多年平均气温16.6—17.80c,七月份高,一月份最低。相对湿度80—82%。3、地层岩征测区出露地层有白垩系,侏罗系等岩层和第四系土层。岩层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和粉砂岩,属内陆河湖相建造,湿抗压强度不高,泥压一般在10Mpa左右,砂岩一般在25Mpa左右,属较软岩。第四系覆盖土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更新统(Q2-3fg1)上部为棕黄、橙黄色砂质粘土,夹有钙质结核和砂姜,下部为砾石层,砾石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次为变质岩类,砾径2-6厘米,局部呈半胶结状态。分布于涪江河谷三—五级阶地,属冰水堆积成因类型;全新统(Q4)上部为灰黄色砂质粘土、灰褐色粘质砂土及分砂土,厚3—15米,下部为砾石层、青灰色砂卵石层,厚3—18米,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较密实,属河流冲成因类型。4、地质构造测区地质构造划分为旋扭构造系和区域东西向构造体系。总体特点是褶皱宽缓、地层倾角较小,断层和构造节理不发育。5、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地表水主要分布于河流、溪沟和水库水塘,地上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包括河流漫滩、一、二阶地砂砾卵石层孔隙水和高阶地粘土、泥砾岩层孔隙水。前者分布较广,富水性较好,且均一,水质良好,为重碳酸钙型,由阶地后缘向河床流动,补给河水。后者因含水层岩性和分布地势较高,切割较剧,汇储水条件差,地下水贫乏。基岩裂隙水广泛分布于区内砂、泥岩浅层风化裂隙带,一般存在于丘间谷地中,分布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