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施陶丁格(HermannStaudinger1881-1965)生平简介主要贡献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华莱士·H·卡罗瑟斯WallaceHumeCarothers(1896~1937)生平简介主要贡献197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10年6月19日生于伊利诺伊州斯特灵1934年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后任职于杜邦公司,进行高分子基础理论研究;1948年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授;195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任梅隆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1961年任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197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75年退休;1985年9月9日逝世。弗洛里是高分子科学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既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他在高分子物理和化学方面的贡献,几乎遍及各个领域。著有《高分子化学原理》和《长链分子的统计力学》等著作。KarlZiegler(1898~1973)1898年11月26日生于德国黑尔萨;1920年获马尔堡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20年~1927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任教;1936年任哈雷萨勒大学化学系主任,后任校长;1943年任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煤炭研究所所长;1946年兼任联邦德国化学会会长;1953年利用铝有机化合物成功地在常温常压下催化乙烯聚合,得到聚合物,从而提出定向聚合的概念。1963年与G.纳塔共获诺贝尔化学奖。1973年8月12日在德国米尔海姆去世。齐格勒早期主要研究碱金属有机化合物、自由基化学、多元环化合物等。1928年开始研究用金属钠催化的丁二烯聚合及其反应机理。此后又出色地研究烷基铝的合成和用以代替格利雅试剂的工作。最大的成就是发现金属铝和氢、烯烃一起反应生成三烷基铝。齐格勒治学严谨,实验技巧娴熟,一生发表论文200余篇。GiulioNatta(1903~1979)1903年生于意大利因佩里亚的毛里齐奥港;1924年毕业于米兰工学院,获化学工程博士学位;1924年~1938年期间,曾在米兰、都灵、帕多瓦和罗马等地的大学担任教授;1938年任米兰工业大学教授,工业化学研究所所长50年代以前,主要从事甲醇、甲醛、丁醛等应用化学研究,取得许多重大成果;1952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参加齐格勒的报告会,被其研究工作深深打动;1954年,发现丙烯聚合催化剂;1963年,获Nobel化学奖;1978,退职,任米兰工业大学荣誉教授;1979年5月1日去世,享年76岁。将TiCl4改为TiCl3,用于丙烯的聚合,得到高分子量、高结晶度、高熔点的聚丙烯纳塔长期从事合成化学的研究,取得许多重大成果。成功采用三烷基铝与三氯化钛为催化剂,使丙烯聚合成具有立体规整性的有规聚丙烯。一生中与他的助手一起共发表了1200篇科学论文,其中,以他个人名义发表的有540篇。取得约500项专利。因对塑料领域内的高分子的结构和合成方面的研究而与K.齐格勒共获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还在国内外获得许多金质奖章和多种荣誉称号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01~2000年物理学奖:162人化学奖:135人生理学或医学奖:1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