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中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的中期报告IntroductionTheobjectiveofthisstudyistoinvestigatetheEnglishlearningstrategiesofChinesemedicinestudentsinanefforttoidentifytheirstrengthsandweaknesses.Toconductthisinvestigation,wehavedevelopedasurveythatwillbedistributedtostudentswi

关联理论观照下的中医文献英译的任务书.docx
关联理论观照下的中医文献英译的任务书任务书:关联理论观照下的中医文献英译任务描述:本任务旨在通过关联理论的观照,将中医古籍翻译成英文,以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选择翻译对象:从传统中医文献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适合的篇章或章节进行翻译。选择的文献应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并且具备一定的知名度。2.文献阅读和理解:在确定了翻译对象之后,需要深入阅读原文,理解其内涵和特点,熟悉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3.翻译原文:根据对原文的整体理解和对某些特定词汇和短语的深入理解,进行专业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喘证-医学课件.ppt
【概说】一、概念:喘即气喘、喘息。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喘剧不解,每可由喘至脱。《说文·心部》:“喘,疾息也。”疾,快速之意:息,一呼一吸称息。疾息,指呼吸急促。又说:“息,喘也。”段玉裁注:“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症因脉治·喘证》:“喘者,促促气急,喝喝喘息,甚至张口抬肩,摇身撷(撷,“节”音)肚。”撷,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纳物。撷肚,形容喘剧时腹壁肌肉紧张,随之而起伏的动作,也就是因气喘而腹部凹陷的意思。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有轻重之别,可见于某些急

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ppt课件.ppt
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希波克拉底誓言治病求本生命无大小,疾病亦无大小。理法方药只有一个宗旨:气!不是药量越大药效越强。(多米若骨牌效应)将先后天八卦、河洛数理、五运六气、六经辨证、十二经脉、脏腑学说用一根线贯穿。一妇女每月经前3-5天必定出现:寅时小便一次,白天尿频、量少,经来自行消失。分析如下:《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寅时对应十二经脉的手太阴肺经(辛金之气),肺主通调水道。[子午流注——十二地支——六气——运气学客气推算规律:如子午之上,少阴主之。]联系过敏性咳

中医医院检验科质量手册文件.doc
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文件编号:SGYYJ/QM-A/0质量手册第页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范本文件(第一册)质量手册文件编号:LWZYYY-1-第A版依据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编制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文件编号:LWZYYY-1-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质量手册生效日期:0101第页共NUMPAGES92页授权书为确保检验科的运作符合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现授权给本院检验科负责本院的医学检验工作,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由法人单位承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遣方用药特点.docx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遣方用药特点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遣方用药特点每一个大学生都要经历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毕业生们能否顺利毕业,所以还是要认真对待的。下面YJBYS提供中医学毕业论文一篇,欢迎大家阅读思考!【论文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诊疗疾病的重要特色,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应结合相关脏腑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特点来遣方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疗效。【论文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药疗法辛开苦降辨证论治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西医治疗多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针对HP阳性者)、抑酸(胃酸分泌过高者)

老中医分证论治痛风病.doc
文章来自于博粹堂中医馆http://www.bocuitang.com老中医分证论治痛风病痛风患者会肢体、关节疼痛难忍,夜不能寐。是因风寒湿三气杂至,侵袭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以诱发痛风。且痛有定处:风邪偏胜者则关节呈游走性痛;寒偏胜者则见关节剧痛。博粹堂老中医治疗痛风经验:湿热蕴结证,治宜清热利湿,散结止痛;癖热阻滞证,治宜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痰浊阻滞证,治宜化痰散结,通滞止痛;肝肾阴虚证,治宜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具体诊疗如下:1.湿热蕴结证主症:下肢小关节猝然红肿热痛、拒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诊疗医学PPT课件.ppt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医诊疗内容常见慢性咳嗽的病因中国高达33.3%的慢性咳嗽由咳嗽变异性哮喘所致30%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可在数年内进展为典型哮喘内容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定义及典型症状发病机制阈值假说0.1典型哮喘和CVA患者具有共同的气道炎症改变CVA的诊断标准诊断程序CVA的西医治疗内容在中医传统著述中,没有与CVA完全相对应的病名记载。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法则均处在探索中。从该病的发生、发展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特点分析,众医家大多将其分属于“咳嗽”、“哮

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docx
PAGE\*MERGEFORMAT102020年4月19日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胆蕴热证:胁肋灼痛或刺痛,胁下拒按或痞块。伴畏寒发热,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身目微黄,大便干结。舌质微红,苔薄白或微黄。(二)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身目发黄。伴发热,纳呆呕恶,小便黄,胁下痞块拒按,便溏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疼痛1.评估疼痛的部位、诱因、程度、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做

【实用资料】中医方剂学解表剂PPT.ppt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解表剂体外解表剂解表剂一、辛温解表剂体外解表剂麻黄汤(《伤寒论》)解表剂解表剂主证病机分析:解表剂肌表解表剂随证加减:喘急痰多,表证较轻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荑;夹湿兼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兼里热烦燥、口干,加石膏、黄芩桂枝汤(《伤寒论》)解表剂解表剂主证病机分析:解表剂营卫不和解表剂使用注意:a.微火煮取;药后啜热稀粥以助酿汗;温覆以助汗出b.桂、芍用量相等(桂、芍1:1,意在平调营卫或平调阴阳)c.表实无汗、表寒里热而无汗烦躁者,以及温病初起或中焦湿热

千金翼方(中医古籍繁体)(常用版).doc
千金翼方(中医古籍繁体)(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篇名>千金翼方書名:千金翼方孫思邈朝代:唐‧開耀二年年份:西元682年<目錄><篇名>序內容:原夫神醫秘術,至賾參于道樞。寶餌凝靈,宏功浹于真畛。知關玄牡,駐歷之效已深。轡策天機,全生之德為大。稽炎農于紀,資太一而返營魂。鏡軒后于遺編,事歧伯而宣藥力,故能嘗味之績,郁騰天壤,診體之教,播在神寰。醫道由是濫觴,時義肇基于此。亦有志其大者,高密問紫文之術;先其遠者,伯陽流玉冊之經;擬斯壽于乾坤,豈伊芳難老。儔厥齡于龜鶴,詎可蠲。茲

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黄疸培训课件.ppt
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黄疸复习胁痛概述:概念文献摘要讨论范围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小结)诊查要点:诊断依据类证鉴别相关检查辨证论治:诊断要点治疗原则预防调护:结语:临证备要:一、定义: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9/14/2024二、文献摘要:1、病名和症状表现:首见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病诊尺》说:“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2、分类: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

中医内科学病因病机学培训课件.ppt
中医内科学病因病机学中医内科学基础第一节病因学(四)内生五邪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的统称,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五)痰饮主要是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所变生。痰粘稠而饮清稀,痰无处不到,症状多端,而饮则易停留空腔或组织疏松之处。(六)瘀血血脉中血液流行不畅、停滞,或离经之血停积体内,称之瘀血。气滞、气虚、血热、阴血不足、阳气不振以及外伤等产生。(七)劳逸太过劳指劳累,逸指安逸。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逸包括长期既不劳动,也不运动,致使人体气

中医诊断学全身望诊望色培训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全身望诊望色(一)面部色诊的原理1、心主血脉,其华在面2、手足三阳经上行头面,血脉丰盛。3、面部皮肤薄嫩外露,易于观察。可以判断气血的盛衰可以了解病邪的性质可以确定疾病的部位可以预测疾病的轻重与预后可以判断气血的盛衰白?青紫?泽?可以了解病邪的性质黄?红?可以确定疾病的部位1、五行确定脏腑—青赤黄白黑肝心脾肺肾2、面部分候脏腑根据脏腑在颜面部相关的对应部位进行判断。其划分方法有两种:8《素问·刺热》篇划分方法可以预测疾病的轻重与预后泽与色善与恶扁鹊(三)常色与病色面色可分为常色和病色两类1、常色

中医内科神内住院病历(完整版)资料.doc
中医内科神内住院病历(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入院记录姓名:刘东出生地:江西省新建县性别:男入院日期:2021年03月21日9时年龄:68岁记录日期:2021年03月21日11时婚姻:已婚发病节气:春分第二天职业:无病史陈述者:本人可靠民族:汉住址:铁力市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二月现病史:患者于二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送当地医院,当时测血压:200/100mmHg,查头颅CT示:脑干、右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及左侧小脑梗塞灶及软化灶。

中医四诊医学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中医四诊医学知识讲座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

中医学湿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中医学湿温基础知识概述1、定义湿温是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夏秋季节。2、沿革1.关于病名:《难经·五十八难》首载。2.关于治疗:1)不可发汗—治在太阴2)治湿利小便3.全面认识湿温:《湿热病篇》—湿温病的专著。《温病条辨》3、与西医学疾病的关系1).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2).钩端螺旋体病3).某些肠道病毒感染等二、病机演变湿温的病理特点1.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2.病变重心为中焦脾胃。3.致病具有蒙上流下的特性。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ppt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