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伯牙绝弦》【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0课,第*页【课程标准】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内容分析】《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了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悟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非常了解自己特长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妙或知心朋友【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首诗词,虽然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与诗词基本相同,所以对于本课来说,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是难点,只要对学习方法进行复习、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在课上适当点拨即可。而正是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在本组教材这一大背景下,对文本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去品文、思意、悟情,并从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却实属不易。【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四、教学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五、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六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和伯牙、子期的课外故事。教具:多媒体课件【评价设计】1、针对目标1,可以通过指名读词语、读课文来完成,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词语的意思,达到读准字音、读准词句的目的。2、针对目标2和目标3,通过课堂观察,看学生能否标出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能否准确地填写表格,能否清晰流利地介绍电脑住宅中某一处的设施及其功能,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知道文章写作顺序的目的。3、针对目标4,通过课堂观察,教师点拨,看学生为电脑住宅提出的建议是否合理,是否有创意,在口语表达训练的过程中,达到发展思维,激发想象的目的。对本课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估,我们采取了随堂评估和课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以下评价样题:【设计理念】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一、揭题导入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这篇课文只用了77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人故事,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个故事。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也可以跟着默读。(教师正音,“哉”平舌音;“得”是多音字读“dé”。还有哪些字要注意呢?你在读书时有没有读不好的句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3.齐读课文。小结:有进步,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也不难,只要我们在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就能读好。可以用“/”画出停顿。我想如果你们理解了课文内容,会读的更好的。三、初解绝弦1.读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理解“绝”和“绝弦”的意思。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预设答案: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3.总结学习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以及不能机械的翻译应该学会变通)4.伯牙为谁而绝弦?(板书:钟子期介绍:俞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5.篇古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自学、交流)6.全班汇报:A、理解“善哉”表示感叹,用现在的话还可以怎么说?1)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啊!好啊!)2)“善哉”相当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