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期末数学试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宁波市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期末数学试卷.doc

宁波市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期末数学试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宁波市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期末数学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过点且平行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A.B.C.D.2.若正实数满足,则().A.有最大值B.有最小值C.有最大值D.有最小值3.直线的倾斜角是().A.B.C.D.4.设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值为().A.B.C.D.第5题图5.如图,为△的外心,为钝角,是边的中点,则的值().A.4B.5C.7D.66.连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和,记向量,的夹角为,则的概率().A.B.C.D.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与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对任意,连接原点与点,用表示线段上除端点外的整点个数,则=().A.1B.2C.3D.48.已知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上,中点为,且,则的取值范围为().A.B.C.D.9.在中,若角成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则的最大值为().A.B.C.2D.不存在10.已知是平面上的一定点,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动点满足,,则动点的轨迹一定通过的().A.内心B.外心C.垂心D.重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11.已知,则的值为▲.12.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13.过点且在y轴上的截距是在x轴上的截距的2倍的直线方程是▲.14.已知数列是非零等差数列,又组成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则的值是▲.15.设,若,,则的最大值为▲.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为、、,如果是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上的点,那么当取到最大值时,点的坐标是▲.17.把已知正整数表示为若干个正整数(至少3个,且可以相等)之和的形式,若这几个正整数可以按一定顺序构成等差数列,则称这些数为的一个等差分拆.将这些正整数的不同排列视为相同的分拆.如:(1,4,7)与(7,4,1)为12的相同等差分拆.问正整数30的不同等差分拆有▲个.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14分)的三个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向量,,且.(1)求的大小;(2)现在给出下列三个条件:①;②;③,试从中选择两个条件以确定,求出所确定的的面积.19.(14分)已知数列是首项的等比数列,其前项和中,,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若,求证:.20.(14分)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向量,.已知.(1)若,求角A的大小;(2)若,求的取值范围.21.(15分)已知函数()是奇函数,有最大值且.(1)求函数的解析式;(2)是否存在直线与的图象交于P、Q两点,并且使得、两点关于点对称,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15分)已知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证明:对于一切正整数,有.2011学年第二学期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一期末数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DABCCCDB二.填空题:11、EQ\f(7,25)12、13、或14、1或15、.416、17、19三.解答题:18.解:(1)因为,所以……………2分即:,所以…………4分因为,所以所以………………………………7分(2)方案一:选择①②,可确定,因为由余弦定理,得:整理得:……………10分所以……………………14分方案二:选择①③,可确定,因为又由正弦定理……………10分所以……………14分(注意;选择②③不能确定三角形)19.解:(1)若,则显然,,不构成等差数列.--2分∴,当时,由,,成等差数列得∴,∵∴---------------------------------------------5分∴--------------------------------------6分(2)∵∴------------------------------------8分∴==-----------------11分,是递增数列..---------------------------------14分20.解:(1)由,得即,即或(舍去),所以-------------------------------------------------------------7分(2)由,得,即,即或(舍去),-----------------------9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