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箱梁施工工艺与方案【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梁体钢筋制作→钢绞线张拉→支立侧模→浇注底板→安放内模→顶板、翼板钢筋制作→浇注腹板、顶板→养生→拆模→放张→存梁.2、施工工艺2、1模板2、1、1侧模整体式模板即用高强度配筋混凝土按箱梁外形尺寸做成的槽式模板,多数以光滑混凝土面或水磨石作为模板面.这种模板不会漏浆,不易变形,不需支立和拆除,节省大量人工和工时,制作和使用成本低。但本标段箱梁尺寸多变(见箱梁尺寸表),整体式模板的改造次数多,改造期长,相对成本偏高。并且预制箱梁的外观往往不太理想。为保证箱梁的外观质量,侧模采用专业厂家制作的大型定型钢模,分节制作,接缝严密,尺寸精确。2、1、2底模底模由10cm厚的C25砼底板及5cm厚的水磨石台面组成,台面侧面焊接∠50mm角钢保护,焊接点用砂轮磨光。顺台面纵向在角钢下预留间隔为1m、直径为3cm的对拉螺栓孔。箱梁尺寸表梁长底宽上宽高翼板厚数量mcmcmcmcm片167217575101276225807。96762238088476220808。1162076175951012802251007.96802231008168802201008.1162、1、3内模内模有钢模和木模两种方案,钢模具有尺寸准确,周转次数多等优点,但当时钢材价格飞涨,导致模板价格达到6000~7000元/吨,成本偏高.木模制作快,成本低,质量轻,拆装方便,因此决定采用木模。分节制作,每节长1。5m。2、2张拉台座20m箱梁设计23根φj15.24钢绞线,单根张拉力195。3KN,整体张拉力P=195。3×23=4491.9KN.重力式台座一般适用于1000~2000KN的张拉力,就张拉力而言,槽式台座较合适,但不利于大型钢模的拆装.故采用重力式和槽式组合台座,即在重力式墩之间设传力柱,并设横向联系。传力柱一部分埋于地下,另一部分作为预制箱梁的底模的基础。这个方案同时解决了地基较软,箱梁自重大,松张起拱容易压坏底模的问题,而且省去了底模基础,节约了成本。2、3钢绞线和钢筋2、3、1钢绞线钢绞线应做抗拉强度、延伸率、松弛率和弹性模量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千斤顶、油泵和油表配套校验,所用压力表的精度不低于1。5级.使用6个月或200次以及在千斤顶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校验。根据施工经验,考虑3%的预应力损失,即实际张拉力为设计张拉力的1。03倍。台座一端为单根张拉端,分两级(每级20%)张拉总张拉力的40%,即所有钢铰线张拉到20%的张拉力后,再进行第二级张拉,不得一次张拉到40%。钢绞线单根张拉时对称截面中心线进行。台座的另一端为整体张拉端,剩余60%的总张拉力采用整体张拉。张拉前,调整千斤顶到截面中心线的距离相等,保证两侧千斤顶受力相同。张拉过程中,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应力、应变双控制,以应力控制为主,应变辅助校核。伸长量误差控制在±6%以内。2、3、2钢筋钢筋采用两次成型法:在加工区分别制作梁体钢筋、顶板和翼板钢筋。钢筋严格按图纸尺寸下料、制作,采用梅花形点焊形成骨架.加强对内模定位筋的绑扎。只要按设计图纸规定的位置和数量双根绑丝绑扎定位筋,一般不会出现内模上浮现象。2、4砼设计砼为C50,保证砼强度是保证箱梁内在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此处不作过多论述。应严格按配合比施工,坍落度一般控制在7~9cm为宜,坍落度太大,强度不易保证,并且很难消除表面的气泡、砂线等缺陷;因钢筋密集,若坍落度太小很难保证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采用一次成型工艺,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同断面浇筑顺序为底板、腹板、顶板,分段分层循环推进,每段约2~3m长.振捣采用4个插入式振动器,两个在前,负责底板和下部腹板的振捣;两个在后,负责上部腹板和顶板的振捣,振捣注意腹板上下部的衔接,顶板既要平振又要点振,点振间距控制在20~30cm之间。由于钢筋密集无法插入振动棒,在吊点处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振捣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时止。在混凝土接近初凝时进行二次收浆并拉毛,防止出现裂缝.下面总结范文为赠送的资料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祝各位朋友生活愉快!员工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201x年就快结束,回首201x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时光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充满希望的201x年就伴随着新年伊始即将临近.可以说,201x年是公司推进行业改革、拓展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年.现就本年度重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虚心学习,努力工作(一)在201x年里,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我注重以工作任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