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现浇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箱梁现浇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箱梁现浇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箱梁现浇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目录设计说明………………………………………………………2预压方案……………………………………………………2~4计算书………………………………………………………5~8满堂支架图…………………………………………………9~11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一、结构设计说明东兴高架桥连续箱梁,采用钢管满堂腕扣式支架现浇施工方案。箱梁中部高1.35m,桥面变宽从(16.5m—24m),梁部截面为单箱多室,底板厚24cm,腹板厚30cm,顶板厚20cm,箱梁长58。5m。箱梁砼浇筑方案采用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然后安装箱梁顶模及顶板钢筋,第二次浇筑箱梁顶板砼。满堂腕扣式支架采用Φ48mm,壁厚3mm钢管,立杆间距为90×90,横杆布距距为130cm,并通过纵横向剪刀撑连成整体,墩台基坑回填采用砂砾石回填,面层浇筑15cm厚C20砼作为钢管支撑底部受力平台.底模纵梁采用10×10cm方木,沿纵向布置在立杆顶托架上。底模横梁采用8×8cm方木,沿纵梁方向每35cm布置一根,模板采用1。2cm厚竹胶板作为底模板。参考依据1、《东兴高架桥现浇连续箱梁设计图》2、《公路桥梁施工手册》3、《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三、预压施工组织通过对支架进行预压,可以消除非弹性变形,得出弹性变形的较准确的数值,为所施工的结构更接近于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保证施工期间的结构安全。本支架采用砂袋法进行预压,要求施加在支架上的预压荷载为箱梁自重120%,预压时,按箱梁预压模拟图进行布载.支架的预压过程中采用全过程观测,加载的顺序尽量接近于浇筑混凝土的顺序,随时对布点进行观测,并详细做好支架的下沉记录。箱梁支架预压2天后卸载,卸载时分级对称进行,并做好测量.前期准备工作:支架搭设完后,加载材料采用石粉,加载前对进场石粉进行取样量体积,测出每立方米石粉的比重。⑵、加载:采用人工配合汽车吊机运送石粉,按每平方米1463×1。2=1755kg施加荷载,即所施加荷载除以石粉比重即为石粉堆放高度;横梁位置按每平方米1.35×2500×1.2=4050kg施加荷载,采用石粉、钢筋组合加载方式,底部为石粉,高出梁体高度部分采用整捆钢筋加载,重量按钢筋理论重量计。⑶沉降观测:观测点沿桥长每隔5米各布置一组,一组横向布置4个点,分别布设在横断面两侧腹板及翼板位置上.观测点用刻度标杆固定在上部钢管上,加载前测定初始值。加载分三步进行,按实际荷载60%,80%,100%,120%分别进行加载。每完成一步预压时相应观测一次,卸载时也按三步进行,每一步亦应进行观测,目的是测得钢管支架的弹性变行量.⑷注意事项:加载时,必须严格按照逐步、分层、均布的原则进行,预压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加载过程中必须派专人密切观察支架的变形情况,若发现地基或支架有异常变形情况发生,应立即终止加载并撤离人员机诫,待查明原因整改后方可继续加载。在每进行下一步加载时,应在前一步加载完并静观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后再进行.取纵向1延m长、横向2.5m宽(单个箱室)箱梁断面进行分析1、底板+腹板+顶板砼重[2.5×(0.24+0.2)+0.3×0。91+0.45×0.15+0.15×0。15]×2500/2。5=1463kg/m22、施工人员、顶板、腹板内模及支架重120kg/m23、倾倒砼冲击荷载为200kg/m24、振捣砼产生荷载为200kg/m2二、梁底模板计算采用1。2cm竹胶板,紧贴模板的横肋间距为35cm(净距30cm),取1m宽模板进行受力分析.q=(1463+120+200+200)×10-2=19。83kg/cm模板强度验算M=ql2/10=19.83×302/10=1783kgW=bh2/6=100×1.22/6=24cm3I=bh3/12=100×1.23/12=14。4cm4σ=M/W=1783/24=74。3kg/cm2=7。43MPa<[σw]=14.5MPa刚度验算q=(1463+120)×10—2=15。83kg/cmFc1=ql4/128EI=(15.83×304)/(128×9×104×14。4)=0.077cm三、横肋计算横肋紧贴模板,采用8×8方木,两横肋间距为35cm,两纵肋间距为90cm。1、强度计算q=(1463+200+200+120)×10-2×0.35=6。94kg/cmW=bh2/6=8×82/6=85。3cm3I=bh3/12=8×83/12=341。3cm4M=ql2/10=6。94×902/10=5621kgσ=M/W=5621/85。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