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9-路网工程底基层及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广西路网工程目前的状况特点点多、线长、面广。开放式施工。路副较小,半幅通车会车困难。工程量较小,中标单价较低。路网工程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的选择路网工程开放式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其施工过程必须采取均衡施工、逐段成型的施工组织方法,加之路网改造路面工程量较小,出于机械利用率以及施工成本的考虑,施工机械设备不可能采用先进的大型自动化施工机械。通常级配碎石(砂砾)底基层采用集中闷料、汽车运输、人工配合中小型挖掘机或者推土机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的施工工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砂砾)基层采用集中厂拌、汽车运输、人工配合中小型挖掘机或者推土机摊铺、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的施工工艺。由于施工的同时要维持交通,底基层、基层施工通常采用左右半幅分开施工的施工工艺。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若其结构厚度大于25cm,通常采用一次立模,上下分层碾压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程序1、质量控制主要程序总的原则:开工有报批,工序有检验,完工有验收。对承包人基本要求:开工有申请报告,施工有质量保证措施,技术有交底,测量定位有复查,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检查记录,质量有自检,交工有资料。2、工序检验基本程序特别注意:每道工序完成,承包人先自检合格,报监理验,监理验收合格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基本要求以及控制要点1、严格控制集料的含泥量。2、铺筑前集料要充分闷料,摊铺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高约1%左右,使碾压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3、注意人机配合,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避免铺层表面松散。4、洒水保养应多次少量,避免洒水过多损坏路槽。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质量通病及预控措施(一)翻浆、反弹。1、原因分析:①集料含泥量过大或者集料细料比例过多且含水量过高;②路槽存在软弹。2、预防措施:①控制好集料级配,特别是细料的比例和含泥量;②控制好碾压含水量;③摊铺前认真检查路槽,特别是放置时间很长的路槽和雨后的路槽,合格才进行底基层铺筑。(二)压实度达不到要求1、原因分析:①集料级配不好;②碾压含水量过高或过低;③碾压不规范或碾压遍数不够。2、预防措施:①控制好集料级配;②控制好碾压含水量;③按规范要求或者试验路段确定的方法和遍数碾压。(三)表面松散1、原因分析:①集料粗料过多或产生离析,表面细料少;②没有按规定洒水养护。2、预防措施:①控制好集料级配,铺层表面应有足够的细料;②按规定养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基本要求以及控制要点1、选择初凝和终凝时间长的水泥,合理确定作业段,使混合料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时时间内完成碾压,延时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h。2、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级配,特别是细料的比例。3、厂拌法施工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试验确定的水泥剂量多0.5%。4、摊铺含水量宜较最佳含水量大0.5%~1.0%,以利于碾压。5、准确掌握松铺系数,争取一次成型。初次碾压后及时检测高程,若发现偏高,应立刻挖除;若偏低,则补撒新料,立刻碾压。严禁碾压终了之后再薄层找补。6、控制好模板边的压实质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通病及预控措施(一)基层分上、下铺筑层施工时,下层结构受到破坏,削弱基层的整体强度,引起路面过早损坏。1、原因分析基层上、下层施工的时间间隔过长。由于没能很好控制铺筑时间,下铺层施工时间过长,施工上铺层时在重车及压路机碾压的作用下,已经终凝的下铺层结构受到破坏。2、预防措施:①必须严格控制下层的分段铺筑长度,下层分段铺筑的长度要根据拌和楼的生产能力及碾压时间来确定,以保证上层铺筑碾压在下层铺筑的混合料不超过终凝时间,要尽量缩短施工中断时间;②选宜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二)不密实、蜂窝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松散不成型,特别是基层底部。1、通病特征:这种现象的基层抗压强度较差,在车辆荷载的反复的作用下,基层很快就会出现开裂,雨水容易通过不密实的基层渗入到底基层及路基,使整个结构层的强度受到破坏,进而影响整体路面结构层的使用寿命。2、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①水泥剂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如果水泥剂量少于设计要求,基层就容易出现松散不成型的现象。防控措施: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标定,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混合料水泥剂量的检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②混合料含水量偏小水泥稳定碎石要求在最佳含水量附近碾压,才容易压实。承包人常常为了获得较好的平整度而降低碾压时的含水量,造成混合料难以压实。另外,基层顶面由于缺少水分,碾压过程中表面干燥不起桨,起不到粘结的作用,在行车的作用下,容易产生脱皮和坑槽。防控措施:A、混合料拌制时的含水量应在最佳含水量的基础上再加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