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第8次课.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学 第8次课.doc

数学第8次课.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生教案证明【知识梳理】(一)关于命题、定理及公理⒈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⒊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⒋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等量代换)⒌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二)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判定: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⒊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性质:⒈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定理⒈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⒉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⒊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⒋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⒌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⒍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经典例题】⒈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2.命题“任意两个直角都相等”的条件是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真或假)命题。3.如图所示,∠1+∠2=180°,若∠3=50°,则∠4=4.如图所示:已知∠1=20°,∠2=25°,∠A=30°,则∠BDC的度数为。3题4题5题5.、如图所示:AB∥CD,∠1=100°,∠2=120°,则∠α=。6.在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锐角,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钝角(或直角)。7.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A、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是北京。B、如果一个三角形三边a,b,c满足a2=b2+c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同角的补角相等。D、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8.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a一定是负数。B、>0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有一角为80°的等腰三角形的另两个角为50°与50°。9.如图所示:AB⊥EF,CD⊥EF,∠1=∠F=30°,那么与相等的角有()A、1个B、2C、3个D、4个10.如图所示:如果AB∥CD,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式为()A、α+β+γ=36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180°FEDCBAEDCBA11.如图所示:直线AB∥MN,分别交直线EF于点C、D,∠BCD、∠CDN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求∠CGD的度数。解:∵AB∥MN(_______)∴∠BCD+∠CDN=180°(_____________________)∵CG、DG是角平分线(_______)∴∠1=∠BCD∠2=∠CDN(__________________)∴∠1+∠2=90°∵∠1+∠2+∠CGD=180°(___________________)∴∠CGD=90°12.如图所示:已知:AD∥EF,∠1=∠2。求证:AB∥DG。13.如图所示:已知:CF⊥AB于F,ED⊥AB于D,∠1=∠2,求证:FG∥BC14.如图所示:在△ABC中,∠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BPC=130°,求:∠A的度数。【课后作业】1.把“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已知DB平分∠ADE,DE∥AB,∠CDE=82º,则∠EDB=,∠A=_______。2题3题3.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AB上一点,DE与AC交于点F,AF∶FC=3∶7,则AE∶EB=。4.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I,若∠A=60则∠BIC=__________。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的题设是()A、两条直线。B、交点。C、两条直线相交。D、只有一个交点。6.命题“垂直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A、垂直。B、两条直线。C、同一条直线。D、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线。7.如图所示:AD平分CAE,∠B=30°,CAD=65°,∠ACD=()A、50°B、65°C、80°D、95°8.如图所示:∠A+∠B+∠C+∠D+∠E+∠F等于()A、180°B、360°C、540°D、720°9.如图所示:已知:AB∥CD,∠1=∠B,∠2=∠D。求证:BE⊥DE。10.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