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笔记和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78 大小: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民事诉讼法笔记和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资料.doc

民事诉讼法笔记和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民事诉讼法笔记和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民事诉讼法笔记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一、民事诉讼是诉讼行为与诉讼法律关系的综合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诉讼活动以及在诉讼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民事诉讼的基本内容是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所进行的诉讼活动,以及在诉讼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法律关系。二、诉讼行为是发生在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与人民法院之间的行为3、诉讼行为过程中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即民事诉讼法律关民事诉讼法一、民事诉讼法的效力1、对人的效力《重点法条》:《民事诉讼法》第4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因此,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人的适用范围是:(1)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在我国领域内居住的外国人、无国籍人,以及在中国的外国企业和组织;(3)申请在我国进行民事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以及外国企业和组织。注意: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实体法可以依据当时人的选择适用外国法,但是在我国诉讼只能适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当事人不得选择。这和涉外仲裁中可以允许当事人选择其他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规则是不同的。2、对时间的效力:民事诉讼法具有溯及力二、民事诉讼法与相邻法的关系1、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2、三大诉讼法的关系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基本原则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含义:权利的同等性与权利的对应性注意: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只是指诉讼地位的平等,而不是原被告之间诉讼权利的相同。二、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的适用《重点法条》:《民事诉讼法》第5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三、调解原则1、在民事诉讼整个过程中,人民法院都可以主持调解,包括一审普通程序、一审简易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重点法条》:《最高法调解规定》第2条:下列案件不得适用调解:(一)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二)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三)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四)执行案件。执行中只有执行和解。2、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即进行调解,应当是在双方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基础上,调解程序应当合法,调解的协议也应合法。3、调解是解决民事案件的方式之一,若调解未能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及时判决,不应久调不决。注意应当将调解原则和调解制度结合起来。调解作为必经程序的有两种情况:《重点法条》:《民诉意见》第92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坚持不愿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但不应久调不决。《最高法简易程序的若干规定》第14条:在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先行调解。四、辩论原则内容: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其中,实体问题包括实体事实与实体法律适用。适用:适用于审判程序。注意:法院应当以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与证据为裁判的依据,对于当事人无争议的事实,法院可以直接作为裁判的依据。五、处分原则当事人处分权与审判权相结合成为贯穿民事诉讼各程序制度的中心线。内容:当事人可以处分民事权利与诉讼权利,对民事权利的处分一般通过处分诉讼权利来实现。处分原则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注意: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原则。(第三人无论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还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都有处分权,只不过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某些权利是受到限制的。)六、检察监督原则基本内容:(1)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有权进行监督。就现行民事诉讼法而言,人民检察院不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也不具体参与通常的民事诉讼活动。(2)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具体方式,是对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七、支持起诉原则支持起诉原则,是指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支持起诉的条件应当是:(1)限于侵权行为而产生的纠纷;(2)支持起诉者应是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3)被支持的受害人没有起诉;(4)支持的形式:一般是道义上或物质上的,支持起诉者不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基本制度一、合议制度(★)合议庭的组成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不同的审判程序中,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有所不同。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