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成药合理使用a中成药是我国中医药宝库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中成药的命名、分类及组成(一)中成药的命名1.以处方来源命名:此种命名方法便于查找中成药处方的来源。如金匮肾气丸出自汉代的《金匮要略》、局方至宝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2.以药物组成命名:此种命名方法便于医师根据药物功效合理选方。如板蓝根颗粒、益母草膏、刺五加片等。3.以药味数目命名:如四君子丸、五仁丸、六味地黄丸等。3.以药味数目命名:如四君子丸、五仁丸、六味地黄丸等等。四君子丸: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物组成。五仁丸:由松子仁、柏子仁、桃仁、郁李仁、杏仁五味药物组成。4.以功能主治命名:此种命名方法比较直观,便于医生和患者选用。如银翘解毒片、元胡止痛片、麻仁润肠丸等。5.以其他方法命名:△有以成药性状命名的:如紫雪散,药品色紫,状如霜雪等。△有以服用剂量命名的:如七厘散,每次服用剂量为七厘等。△还有以服用方法命名的:如川芎茶调散,用清茶调服等。以组成药物的采集时间命名:如二至丸(旱莲草、女贞子),其中旱莲草夏至采收;女贞子冬至采收,故名二至丸。以人名命名:如季德胜蛇药。(二)中成药的分类方法1.按功效分类此分类方法根据功效不同便于辨证用药。如解表剂、祛暑剂、泻下剂、温里剂、止咳平喘剂、开窍剂、固涩剂、扶正剂等都是按功效分类的范例。2.按病证分类此种分类方法根据病证不同便于辩证应用。如感冒类、咳嗽类、头痛类、胃痛类、食滞类、便秘类、腹泻类、眩晕类、失眠类等。3.按临床各科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分科选择用药。如内科类、外科类、妇科类、儿科类、骨伤科类、皮肤科类、耳鼻喉科类、眼科类等。4.按剂型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经营、销售、储存和保管。如蜜丸、水丸、糊丸、散剂、膏滋、膏药、药酒、片剂。5.按笔画、拼音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检索和查阅。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6.按管理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加强临床医师用药的规范性。如处方药、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三)中成药的处方来源1.古典名方指源于古典医籍,方证明确,组方严谨,疗效可靠的著名方剂。是传统精品中成药的主要方剂来源。此类古方主要包括秦汉至清代以前文献所载的名方。如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的六味地黄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十全大补丸、藿香正气水。2.名医验方是指中医临床各科中长期从事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著名医生针对各自擅长的专长病症开具的疗效确切的经验方,是新药研发可以借鉴的方剂来源。如近代名医施今墨的经验方研制而成的高血压速降丸;著名骨科专家王家成捐献给国家的秘方盘龙七片。3.医院处方指医院以名医的经验方针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证,由中医名家集体拟定处方、做成的医院内部制剂。此类制剂处方有较好的临床基础,功能、主治都比较明确,可重复性好,是新药研发的中药方剂来源。3.民间验方指流传于民间的大量秘方验方。此类制剂处方与中医常规处方不同,药味精专、药效奇特的特点,是中医药处方的特色之一,是研发药少力专的新药的基础。4.科研处方指某些单位承担的科研课题中所研究的处方。此类制剂处方大多以现代科技手段探讨药物的活性成分、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安全性等内容为基础,具有实验方法先进、科研设计合理、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点,是研发中药现代化制剂的重要依据。(四)中成药的处方结构中成药的处方是在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指导下,按照君、臣、佐、使的关系配伍而成。▲君药(主药)是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药物。比如:附子理中丸中君药制附子辛热,功效补火助阳,是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主药。▲臣药(辅药)是辅助主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比如:附子理中丸中臣药干姜和党参,干姜辛热,功效温运脾阳、祛寒止泻;党参甘温,功效健脾益气,和胃补虚。▲佐药有三种含意。(1)佐助药:即协助主、辅药,以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比如:附子理中丸中佐药白术,苦温,功效健脾益气、燥湿止泻。(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主、辅药的毒性或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在病重邪甚,产生拒药时,配用与主药性味相反,而又能起到相成作用的从治药物。▲使药有两种含意。(1)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比如:附子理中丸中使药甘草,甘温,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有佐助之能,又能缓解附子、干姜的辛热燥热之性。4、中成药常用剂型介(一)丸剂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因赋形剂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又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不同种类。1、蜜丸¤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每丸重量在0.5g(含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