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化学辅尖(六)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ne—﹣ne—一.性质强弱的规律在“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中,氧化性强弱顺序是: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强弱顺序是:还原剂>还原产物。例1.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1)16H++10Z-+2XOeq\o\al(-,4)===2X2++5Z2+8H2O(2)2A2++B2===2A3++2B-(3)2B-+Z2===B2+2Z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B.Z元素在反应(3)中被还原,在反应(1)中被氧化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eq\o\al(-,4)、Z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B-、A2+、X2+二.价态表现性质的规律1.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氧化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低,不可再升高。例如,KO4、H2O4、H+、O3-、2(无正价)。2.某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还原性。这是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不可能再降低。例如,Kl、a(无负价)、Na2等。3.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该元素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或降低。例如,、、、O2等。4.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多数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少数只具有氧化性。5.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与CO,CO与CO2,Cl2与HCl,浓H2SO4与SO2等均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判断物质(微粒)可否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三.转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反应,化合价的变化遵循“只靠拢,不交叉”(即价态归中);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是:歧化律——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同时升降;归中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反应时,化合价向中间靠拢,且一般符合邻位转化和互不换位规律。例如:—1失5×e-得5e-+50KClO3+6HCl3Cl2+6KCl↑+3H2OClClCl+50-1若理解为右图则错了。ClClCl四.反应先后的一般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作用。说明: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后就越难失电子。例2.在bLFeBr2溶液中通入amolCl2时,使溶液中50%的Br-氧化为Br2,则原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五.守恒规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例3.24毫升浓度为0.05摩/升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毫升浓度为0.02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6B.+3C.+2D.0例4.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4NO3——HNO3+N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之比为()A.1:1B.5:4C.5:3D.3:5例5.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每摩尔CuSO4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A.1/5molB.2/5molC.3/5molD.11/5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