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7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培训课件.ppt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习目标自学提纲(10分钟左右)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分析结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4、回答下列问题:(2)“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4)文章第3、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5)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2分钟左右)(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5)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3、你能说出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和”字在当代社会又具有怎样的新内涵?课外作业,拓展延伸♣请积累下列文言词语:♣理解词义:.天时——有利的自然条件,如风、雨、季节、气候等;地利——有利的物质条件,如城、池等;人和——人心归向、上下团结。失道——失掉仁义,倒行逆施,残暴统治。♣古今异义:①城:城墙;内城——城市。②郭: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物体周围的边或框。③是:这——判断动词。④池:护城河——池塘。⑤委:放弃——把事情交给别人办;委任;委托。⑥兵:兵器;武器——军人;士兵。⑦去:离开——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词性活用:①域民:名词活用作动词,疆域——限制。②固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结实,牢固——巩固。③威天下:名词活用作动词,威信,威望——震慑,威慑。♣通假字:畔——叛:背叛孟子故事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