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及特点.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及特点.ppt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及特点.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1)明初在中央设,由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2)明太祖认为权势过重,妨碍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2.措施(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2)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负责。(3)下令以后不许再立。3.影响(1)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2)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背景:废除丞相后,全国政务繁多,明太祖力不从心。2.过程3.性质: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设内阁、置六部:清初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负责。(2)设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之上。(3)设南书房: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2.设立(1)目的:办理西北军务。(2)组成: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3.职能(1)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2)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和地方官员执行。4.影响(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进一步得到巩固。深化探究核心突破主题一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答案探究点2内阁的出现史料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答案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主题二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思考(1)军机处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立及发展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军机大臣有何主要职权?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明清时期地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复杂。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明清统治者大力加强君主专制。(2)特点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监察制度、选官制度、行省制度等都体现了继承性的特点;而内阁、军机处的设置则是一种新举措。②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③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的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④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巩固练习随堂反馈1.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诏罢中书省”,但相权被废使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了一个权力真空。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明代皇帝A.提高六部的政治地位B.设立内阁来辅助施政C.任用宦官来参预朝政D.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2.“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A.协理奏章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D.监察百官解析明太祖时期还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故A项错误;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加重了皇帝的行政负担,而不是减轻,故B项错误;材料“六部将行一切符契文书都须经过内府勘合”体现政府各部门相互牵制而不是协调,故C项错误;材料“一切符契文书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故D项正确。4.雍正皇帝说:“愿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这反映了清朝时期A.雍正皇帝重视人才B.雍正不愿大权独揽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君主同情广大人民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拟免跪拜诏》材料二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历程反映的本质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概括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