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ppt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复习:1.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用遗传图解来表示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F1产生4种配子:YR、yR、Yr、yr比例是1:1:1:1测交实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孟德尔——现代遗传学之父,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理论为什么被忽视孟德尔的理论为什么被忽视1900年,是遗传学史乃至生物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一年,来自三个国家的三位学者独立地“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他们是荷兰的德弗里斯(HugoDeVries,1848~1935)、德国的柯灵斯(CarlErichCorrens,1864~1933)和澳大利亚的契马克(ErichvonTschermak-Seysenegg,1871~1962)。从此,遗传学进人了孟德尔时代。孟德尔也被称为“遗传学之父”。1、理论上:在杂交育种工作中,人们有目的地用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所需要的优良品种。小结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主要揭示()基因之间的关系。A、等位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C、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D、染色体上的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A、1/16B、1/8C、1/2D、1/4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A、10/16B、6/16C、9/16D、3/16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型占总数的()。A、1/16B、3/16C、4/16D、9/165、关于“自由组合规律意义”的论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可指导杂交育种C、可指导细菌的遗传研究D、基因重组6、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B、BbccC、bbCcD、bbcc黄圆绿皱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