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寒假作业.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寒假作业.doc

高三寒假作业.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趣味导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网控全局※方法指导注意答题的空间布局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考阅卷的操作方式,所谓网上阅卷主要是指评阅非选择题。每一题由两名不同的评卷人员分别评阅。若两人评出的分数之差超出评卷专家组设定的评分差值,蛞腥溃蝗羧猿銎婪?差值,再进行四评。评卷组组长利用电脑及时监控每一位阅卷人员的评卷质量,及时协助评卷人员正确掌握评分标准,确保评卷质量。从评卷的操作角度来讲,有两个方面考生尤其要注意。第一是字迹一定要清楚,如果模糊不清,扫描之后很难保证阅卷人员能够从中找到得分点。第二是一定要注意答题区域。有不少考生答题的时候粗心大意,如:把26题的答案写在27题的答题框内,把28题的答案写在29题的答题框内。这种试卷如果被阅卷人员发现了,一般会被当做问题卷提交到组长那里,由组长调看其他题目的答题情况,如果确实是答错了区域,也会协调一下评阅。但问题是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有时候阅卷人员一不留神就会直接给零分,而不把它当成问题卷提交。这样就造成了失分,非常可惜。※状元笔记易错点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4、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5、“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小题狂练1.(2012年铜川月考)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答案D2.(基础精典)“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答案B3.(教考网)《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权的不断加强A.①②③C.②③④答案A4.(2012年福州月考)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决定法典能否在全国颁布的审批权在于()。B.①③④D.①②③④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④相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①尚书省②中书省③门下省④皇帝A.③④C.①③④B.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故审批权在门下省和皇帝手中。答案A5.(2012年福州模拟)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方法之一。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为“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下图是明朝仇英的《观榜图》(局部),该图可以见证的是()。A.商鞅军功爵制下的唯军功论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D6.以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以分化事权为特点的根源②以强干弱枝为原则)。③直接目的是加强皇权④消除了地方割据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④答案C7.(2012年启东模拟)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这一做法使军政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