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1.docx
上传人:森林****io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1.docx

2022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根底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能力训练点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三〕德育渗透点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谈话法,朗读法。〔二〕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三、重点middot;难点middot;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2.体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二〕难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欢快的原因。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2.理顺诗句,教师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三〕解决方法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3.有重点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解诗的意境。〔二〕学生活动设计1.按预习提示初读这两首诗。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到诗的题目?示儿?你是怎么理解的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2.简介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二〕自由读这首诗想一想,陆游逝世以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事〔三〕学习这首古诗1.结合课后的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2.师生交流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元知元同原,是本来的意思。元知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但只的意思。九州同九州指中国。同统一。九州同是指全国统一。②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北定定是平定,这里是收复的意思。北定指收复北方。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祀祖先。无同勿,意思是不要。乃翁乃,你的,你们的。翁,指父亲。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思想感情。〕3.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希望。4.指名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四〕总结全诗1.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背诵默写这首诗内容总结〔1〕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根底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2〕2.理顺诗句,教师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3〕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4〕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5〕乃翁乃,你的,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