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ersonalProfile自我簡介進口保護政策:非關稅壁壘1.1非關稅壁壘概述1.1.1歷史變遷與特點非關稅壁壘(Non-tariffBarriers,NTBs)。它泛指一國政府為了調節、管理和控制本國的對外貿易活動,從而影響貿易格局和利益分配所採取的除關稅以外的各種行政性、法規性措施和手段的總和。真正把非關稅措施作為保護貿易政策的主要手段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是非關稅壁壘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其次,戰後在GATT努力下,關稅大幅度減讓,各國不得不轉向用非關稅措施限制進口,保護國內生產和國內市場;第三,70年代中期以後,許多國家相繼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為保護各自的經濟利益,紛紛採用了非關稅措施限制進口;第四,科技水準的迅速提高相應地增強了對進口商品的檢驗能力。第五,非關稅措施本身具有隱蔽性,不易被發覺,而且在實施中往往可找出一系列理由來證明它的合理性,從而使受害國據以進行報復;最後,各國在實施非關稅措施時相互效仿,也使這些措施迅速擴大。與關稅措施相比,它均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徵:(1)有效性。(2)隱蔽性。(3)歧視性。(4)靈活性。1.1.2非關稅壁壘的類型第一類:從制定主體角度,可分為內生性非關稅壁壘與外生性非關稅壁壘。其區別在於是本國自主決定還是由外界壓力或通過談判達成協議決定。第二類:從實施手段的特性角度,可分為制度性非關稅措施與技巧性非關稅措施。前者如利用進口配額、許可證、反補貼、反傾銷、海關估價、原產地規則、政府採購等制度形成制度性壁壘,後者如利用技術標準、品質標準、環境標準、勞工標準、商品檢驗、包裝、標籤等形成技巧壁壘。第三類:從影響方式及程度角度,可分為直接影響性、間接影響性以及溢出或旁及影響性非關稅措施。此種分法是聯合國貿發會議在20世紀80年代做出的。第四類:從實施目的或作用機制角度,可分為數量限制型與成本價格型非關稅壁壘。第五類:從實施的時代特徵,可分為傳統型和新型非關稅貿易壁壘。1.2配額關稅配額(TariffQuotas)即對商品的進口絕對數額不加限制,而對在一定時期內,在規定的配額以內的進口商品給予低稅、減稅或免稅待遇,對超過配額的進口商品則徵收較高的關稅或附加稅甚至罰款。關稅配額措施的顯著特徵是它擁有兩個調控手段:一是配額數量,二是配額內外的稅率。配額的發放方式通常有:(1)拍賣(或者招標)具有配額的進口許可證(CompetitiveAuctionofImportQuotaLicenses);(2)固定受惠分配(FixedFavoritism),即政府根據實施配額以前各廠商在進口總額中所占的份額進行分配;(3)資源使用申請程式分配(ResourceuingApplicationProcedures),即企業根據有多少生產能力等待進口產品作為投入的生產要素提出申請分配配額,政府根據各企業申請情況分配配額。1.2.2進口配額的經濟效應(小國)1.2.3進口配額與關稅的比較1.配額容易導致壟斷。當徵收關稅時,國內市場價格為國際市場價格加關稅,因此國2.配額的管理效率低。配額一般以非價格競爭方式(如直接頒發和申請頒發)進行分3.配額的限制作用強於關稅。4.其他差異。1.2.4“自願”出口限額1.自願出口限額的實質具體是指在進口國的要求或壓力下,出口國“自動”規定某一時期內某些商品對該國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額內自行控制出口,超過配額即禁止出口。2.採取自願出口限額措施的原因:(1)與傳統手段被GATT限制有關。(2)自願出口限制像出口稅那樣發揮作用,全部租金都被轉移到出口國,所以自願出口限制會提高出口企業的利潤和出口國的福利。(3)自願出口限制在出口國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這個集團對出口國可能會是一個施加壓力的團體,其目的在於保持其得自持續的自願出口限制的租金收入。(4)從政治的角度來看,自願出口限制特別容易實施。影響進口的國內經濟政策一、產業政策—生產補貼影響:生產者價格提高,國內生產增加;消費者價格不變,國內消費沒有減少。利益變動:生產者盈餘增加;消費者盈餘沒有變動;政府補貼增加。社會淨損失。二、政府採購三、技術與社會標準四、其他非關稅壁壘1.3相機保護措施1.3.1反傾銷1.反傾銷的目的反傾銷的初衷是抵銷不公平競爭。當出口商的價格歧視給進口國產業造成損害時,其產品在進口國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即遭到反傾銷。2.反傾銷手段逐漸被濫用一些國家出於貿易保護的目的,紛紛制定本國的反傾銷規則並強加於他國,出現了大量濫用反傾銷政策的現象。反傾銷政策在現實中容易被濫用的原因有:第一,反傾銷的定義較為靈活;第二,實行反傾銷措施必然會產生限制進口、保護國內工業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