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个儿子教案三个儿子教案汇编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个儿子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三个儿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教学难点: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一)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指生读。1、复习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二、字词回顾出示词语,指生读,检测,生正音。三、品读课文,读懂文本(一)自学指导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2、全班交流:指名读、男女生赛读。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二)自学指导三:读读说说,体会“孝敬”美德。1、感受沉甸甸的“一桶水”。三位妈妈手中提的是怎样一桶水啊?谁能找到课文里的句子说说。2、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桶水沉甸甸的?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3、体会“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4、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发现写法。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2、颂读《三字经》,升华主题。三个儿子教案篇2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出孩子应该成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4、能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出来。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老爷爷的话。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你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二、自读课文。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案1、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2、师生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制定学习、续演的方案。1)理解课文,体会老爷爷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像。4)场景中的布置、人员的安排。5)表演中,组员如何默契配合,灵活应变。3、汇集意见,筛选、确定方案。四、根据学习方案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地读出来。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并将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标记。3、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相机点拨。4、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由学生质疑,教师组织讨论交流。5、小结。6、有感情的朗诵课文。五、将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1、小组讨论。1)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象。2)确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3)设计场景的布置。2、各小组演练,教师巡视,相机点拨。3、课本剧表演。4、互评互议。六、课后拓展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三个儿子教案篇3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你的妈妈爱你吗?你的妈妈都为你做过什么?反思一下:作为妈妈的儿女,我们曾为妈妈做过什么?今天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会让我们从中得到一点启示。板书课题:23.三个儿子(齐读课题)(这一环节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述说。由反思进入到课题的揭示,留给学生学文过程中读中感悟、思考的空间和机会)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读边看插图,听完后说说你听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带着不明白的问题自读课文,课文下面加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以疑促思,以疑促读,可以有效的提高阅读效率。)说说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老师在黑板贴示生字卡片)既聪明又有力气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选择个别重点字进行指导)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巩固识字成果(生字的学习经历读准字音——分辨字形——巩固识记的认识过程,尽可能的建华、明了,最多的留给学生自主掌握的机会)再次大声,稍快速地读课文,表明自然段。(1—13段)三、深入学习,感悟内涵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可以动笔划出答案: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2.在三个妈妈眼里,这是三个怎样的儿子?(边听边想边划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听读后回答:1.课文中的人物——三个儿子、三个妈妈、一位老爷爷。(板书)2.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有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指导三个妈妈说话的不同语气的朗读,前两个妈妈的话显出自豪、得意,语速快、语调高,第三个妈妈的话显得平静,语调平稳。(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可以帮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