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教师授课的语言技巧2013-09-2518:54:05|分类:HYPERLINK"http://sylnnw.blog.163.com/blog/"\l"m=0&t=1&c=fks_087074083080084068086084083095081086088068092095095071"\o"教学智慧"教学智慧|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小生有礼HYPERLINK"http://blog.163.com/ljx.1713/blog/static/78882067201382301159166"\t"_blank"《浅谈教师授课的语言技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大家都深知要讲好一堂课很不容易,从问题的导入、内容的过渡、时间的把握、课堂结构的安排是否合理等,都需要费尽心思去斟酌。课堂语言对一节课的成败具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课堂语言的技巧有哪些呢?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甜”这里的“甜”,是指充满教师的激情、饱含知识营养、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言语,是让学生在甜美、欢悦的感情所造成的氛围中集中精力、认真学习的言语。第一,语言的“甜”,源自对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爱。只有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才能了解到学生的喜怒忧乐、兴趣爱好、希望要求,作为心声的语言才能温和、亲切、甜美。第二,要注意心理修养,善于控制和表现自己的情绪。无论在课外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在走进教室之前,一定要使自己恢复常态,不能把自己恶劣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更不能向学生流露甚至发泄。第三,注意揣摩言语技巧,运用语气、语调、节奏等把话说得更“甜”一些。甜的言语,除了浸透感情之外,一般还表现为语气亲切、柔软但不失庄重感;语调低一点,但不失其速度与生气;语感儿童气足一些,又没有矫揉造作之嫌。话中洋溢着与学生一道探寻知识奥秘的兴味。第四,要注意表情的运用。人们的面部表情是丰富多彩的,它最复杂、最敏感也最微妙,甚至很难用语言表达的细微深刻的感情,都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课堂上,学生不但要听,还要看。要让学生感觉出语言的“甜”味来,表情无疑可以帮你大忙。如果你面目慈祥可亲,情感表露丰富,会大大加强言语“甜”的效果。二、教学语言的速度要得当教学语言的速度“快些慢些”,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并且,这“快些慢些”之间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学问。凡有事业心、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语言速度进行一番科学的分析与检验,都应该认真地探索和把握最科学、最合理的教学语言速度。有些教师上课时说话的速度过快,看起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学生听课的效果并不好。这正是因为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使听课人的大脑对收取的信息处理不迭,势必形成信息的脱漏、积压,导致信息传收活动的障碍甚至中止。反之,假使教学语言速度过慢,远远跟不上学生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弊病同样很大。因为,那不仅会浪费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更坏的结果是将导致教学对象精力涣散。三、教学语言的响度要适当教师上课,传授知识,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活动。为提高教学效果,不能不努力寻求教学语言的“合理响度”,也就是使自己说话的音高、音强、音长达到和控制在最适当的程度。具体标准是使坐在每个位置上的学生都能毫不吃力地听清楚教师讲的每句话、发出的每个音节,并且耳感舒适。如果达不到或超过这个合理响度,就会妨碍信息传递,影响听课的效果。到底怎样科学、合理地把握教学语言的响度呢?这要靠教师自己善于体会揣摩,善于在实践中总结。话是讲给教学对象听的,要时时从听者的角度着想。这里,不可忽视的一个标准,是讲课者本人的耳感。即自己讲话的同时,自己的耳朵也在听着,自己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音响效果怎样,自己的耳朵就随时在“监听”和检验。有一种现象很有趣:大凡耳聋或听力弱的教师往往习惯于用过响的声音说话。这正表明,个人的听觉对于个体把握说话响度的重要性。有经验的讲课,总是很自然地借助个人耳感,根据课堂空间大小、最近和最远的学生座位与讲台间的距离、听课人数的多少、教室有无天花板、门窗是开是关、课堂内外噪音大小等等各种与音响有关的因素,以及个人声音的特点,把握个人说话的合理响度,追求响度的最佳效果。四、讲课要有节奏感语言节奏是指讲课时语音、语调的高低和说话的速度。首先,语音要清楚流畅。教师明快清晰的语音,能博得学生的好感,为拨动学生的心弦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使用普通话讲课,避免难懂的俚语和乡音,只有教师讲课字字清晰,学生才能声声入耳。其次,语调要抑扬顿挫。这种语调高低的交迭伴随着感情的起伏,就形成了一种节奏。这种节奏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神经,就能导致大脑皮层不断产生兴奋,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感情共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次,说话要快慢适度。一般来说,说话速度要根据讲课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