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然地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设置1、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备运用《自然地理学》的知识和方法了解和判断各类自然地理现象的基本技能,满足从事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管理等方面技术岗位的基础知识方面要求,同时也可作为其它专业学习自然地理知识的重要拓展性参考课程。(2)课程作用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和云南省自然地理知识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熟悉系统的概念、地球系统知识、气候系统知识和特点以及地质循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和今后走向林业工作,促进我省及我国的林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前期课程:森林植物、森林环境后续课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数据处理与应用、森林资源管理2.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熟悉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自然地理学知识正确理解各种自然现象的方法。(2)能力目标:①熟悉运用自然地理学的知识观察自然环境的方法。②掌握系统及系统模型的概念和特征。③掌握水分循环的观测方法。④掌握地表形态的观察方法。⑤掌握岩石类型的鉴别方法。⑥掌握二十四节气的特点。⑦了解和熟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大洋环流、水分循环、地质循环以及生态系统和地球表层系统的特征。(3)素质目标①具有肯干、愿干、能干、会干、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②具有从事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所具有的基本业务素质;③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④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教学内容1.课程设计思路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内容重构课程标准制定教材开发教学实施教学评价2.学时、学分学分:4.0学时:64学时+1周实习适用专业:林业信息技术专业(高职三年制专科)教学时数分配表学习情境子学习情境教学项目课时分配(参考)理论实践总计1.学科基础1.自然地理学概述1.概念0.50.52.自然地理学分科0.50.53.当代自然地理学的领域112.自然地理学的系统方法1.系统的概念0.50.52.系统的特性0.20.23.系统反馈114.系统模型0.10.15.地球表层系统0.20.22.地球特征3.太阳辐射1.太阳能量的输入形式112.太阳常数和太阳活动113.天文季节与二十四节气224.地球大气1.大气的基本物理量0.50.52.大气的结构组分113.大气对辐射的削弱0.50.55.辐射平衡1.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0.50.52.地球表层的长波辐射0.50.53.地球表层的辐射平衡116.大气温度1.影响大气温度的因素112.海平面温度分布特征113.近百年气温变化趋势227.大气环流1.大气运动的驱动力112.大气环流的模式118.大洋环流1.表层大洋环流0.50.52.深层大洋环流0.50.53.海洋-大气相互作用119.水分循环1.地球上水圈的结构112.蒸发过程与凝结过程1233.降水过程与入渗过程1234.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1235.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223.地球系统10.地球气候系统1.气候概念222.气候成因与气候类型223.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22411.地质循环1.地球内部结构222.地球表面的形态223.岩石圈地质循环2241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土壤的组成222.土壤的性质223.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24.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225.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226.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27.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类型22机动22会计5410643.教学内容学习情境1学科基础子学习情境1自然地理学概述学时:2学时项目介绍:了解自然地理学的概念、内容以及我国和云南的自然地理的现状和特点,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分科及研究领域。学习场地:教室、学院405林场、校园及周边环境教学师资:专任教师描述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果参考学时咨询教师下放项目任务书,要求学生调查周边环境地理特征;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案例教学讲授法演示法查阅资料汇总0.5决策、计划、实施学生进行人员分配,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学习方案;教师审核学生计划及方案,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实施;学生分组演练。小组讨论现场教学角色扮演小组工作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0.5检查、评价学生汇报计划与实施过程,回答同学及老师提问,老师对学生整个方案的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讨论法共享法自查报告、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1学习情境1学科基础子学习情境2自然地理学的系统方法学时:2学时项目介绍:以学院校园网为主要工具,查阅学习系统论、系统方法、系统特征、系统反馈。学习场地:教室、学院405林场、校园及周边环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