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管理“精细化”的弊端和改进策略.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管理“精细化”的弊端和改进策略.doc

教师管理“精细化”的弊端和改进策略.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管理“精细化”的弊端和改进策略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旧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以及学习理论、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无不正在深入改进。但不可否认,时下仍有不少中小学对教师的管理存在着过细、过严的现象,其突出表现在教师坐班、教案备写、作业批改等三个方面,这显然与新课改的大背景不相符。探析中小学教师管理过于精细的成因,主要有:一是学校管理者出于严格管理的需要,二是学校管理者出于防止某些问题再度发生的需要,三是学校管理者自身惰性的需要。针对中小学教师管理“精细化”的弊端,提出改进策略,对学校的一些“精细管理”加以有效的改进,倡行“人本化”管理,将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关键词:教师管理、精细化、改进策略、人本化引言: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营口市一所高中为了维护“课间秩序”,特制定了“禁言令”,规定课间不许在教室和走廊说话,此条令同样适用于教师,教师见面也需要道路以目。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如此的“精细”,可见“斤斤计较”到了什么程度。当前虽然我国正在大力进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旧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以及学习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无不正在深入改进。但不可否认,时下仍有不少中小学对教师的管理存在着过细、过严的现象,其突出表现在教师坐班、教案备写、作业批改等三个方面。这显然与新课改的大背景不相符。因此,深入洞察教师“精细管理”的表现,认真探析其成因,进而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一、教师“精细管理”的表现(一)无时无刻的坐班。让教师坐班,应该说学校原始的出发点是好的,学校作为一个组织也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一些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教师坐班制的实行,有助于发挥教师集体团队的力量,让教师更珍视自己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及时沟通与交流,教师之间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师生间形成融洽的感情氛围。但教师职业的特点又决定了不可以对教师统管得太多太死,在实行一定刚性制度管理规定的同时,更应着重于对教师的柔性管理。目前,教师坐班制存在的弊端主要是:一些学校领导过分看重“教师坐班制”的工具作用,更为突出其监督管卡的刚性功能,忽视其引导促进的柔性功能。不仅把教师坐班列入量化考核的内容,与职称评聘直接挂钩,且平时还过分依赖行政化手段监督教师坐班的情况,对教师严之又严。如每天从第一节课开始,负责监督教师坐班的学校领导就会不厌其烦地拿着一个所谓的详细记录本,准时出现在每个办公室门口,查看教师坐班情况。坐班的打对号,没坐班的打叉号,迟到的打问号。不但节节上课时准时查,一节课还要反复查好几次,防止教师中间“出溜”,有时校长还会临时突击检查,确保教师坐班制的“权威”性。长此以往,许多教师感觉身心俱疲,极度压抑,创造的激情受到了极大的挤压,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践踏,时时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他们感觉就像一只关在笼中的鸟,终日呼吸不到新鲜的教学空气,满腹才气无处可施。教师坐班制缺乏灵活性,往往要求教师为了坐班而坐班,顾及不到教师现实情况以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需求。如相当一些中小学有这样的教师坐班规定:凡教师没有课时也应来校坐班,时间直至放学。在农村,住校的教师尚可方便一些,而家远的教师为避免查班时迟到只好不回家,就餐也只能临时应付一下。而且在暑秋假大忙时节,教师坐班制亦照常执行,不能暂时变通一下,使得广大农村教师叫苦不迭。(二)不胜其烦的教案备写与泾渭分明的作业批改。本来教师上课写教案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易于发现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教师根据每节课所教授内容的不同,应灵活调整教案的备写,而且写什么样的教案,如何写教案教师应有更大的自主权。但是许多学校对于教师的教案却都有严格统一要求,每周几次,每节课的教案从教材分析、课堂导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板书、教学反思等教学环节都有严格规定,必须使用统一格式的教案本。有的学校甚至规定教案必须达到多少页,必须用什么字体书写,否则要按“违规”处理。笔者去一所学校调研时,竟发现了这样奇特的现象:英语老师写教案时,单词必须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书写,绝对不能连笔,否则就算作书写潦草,备课态度不认真。有的本来已明确规定,有10年教龄的教师可以写简案,可等教案检查结果一出来,那些按规定做的教师的教案得分往往很低。原因只有一个,教案内容太简单、不具体。规定教案的次数也是很令人头疼。对那些教政治、历史、地理等所谓“副科”的老师来说,尚不足一虑,因为他们工作量较小,一周也就是最多写2、3次教案,且可多班用同一教案。而对于那些教语文、数学、英语的所谓“主课”老师来说,就好象头上压了座大山。因为,他们天天有课,就要天天写教案。语文老师更是苦上加苦,要写正常教学和作文双料教案。评判好教案的标准往往是看字体是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