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分中心】《大学计算机基础》班级讨论总结.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郑州分中心】《大学计算机基础》班级讨论总结.doc

【郑州分中心】《大学计算机基础》班级讨论总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郑州分中心】《大学计算机基础》班级讨论总结此次课程培训,龚教授和杨教授二位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同济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详细讲授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总体情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资源建设、实践体系和考核方式,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大家都受益匪浅。通过培训,我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方面受到了很多启发,加深了对该课程更全面地理解,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在班级讨论中,大家结合课程教学情况和培训内容,进行了踊跃发言,主要议题及讨论结果如下:一、在本课程教学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1.本课程教学中大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学生起点不同、层次不同,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的差异较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容易造成程度好的学生上课没兴趣,程度差的学生跟不上的局面,达不到课程预期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提出了分层次教学的解决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入学考试对学生进行分组,打乱自然班,按学生程度分班,对于一些基础特别好的学生可实行免试;另一种是结合每班具体情况,将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分为一组,在上机实践课中,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交流和老师的逐个辅导,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2.多数学校该门课程的课时少于50学时,造成课时少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老师多采用“精讲多练”、“案例教学”的形式,通过大量的上机实践和综合作业,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二、您认为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中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中最困难的是Access数据库部分,特别是SQL命令,理解相对较慢,学习效果较差。另外,多数学校在该课程讲授时采用“2学时在多媒体教室理论讲授+2学时上机实践”的教学形式,学生上课时觉得听懂了,但由于操作步骤较多,上机实践时又有许多不会。针对这种情况,有些学校尝试将该门课程全部放在微机室中授课,教学效果较佳。三、您认为本课程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什么?由于该门课程学时较少,内容较多,特别是一些三本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所以多数学校在该门课程授课中仍以“Office办公软件+网络应用”为教学重点,强调课程的应用型,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四、您认为当前教学中最需要的资源是什么?与课程配套的优秀课件、教学素材、一套完整的教学案例,能针对理科、文科和艺术、体育类专业不同要求的上机练习指导;与精品课程建设有关的资源,如教学示范课录像;高效的考试系统,并能对操作题进行准确评阅,减轻教师工作量,更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五、请谈谈本次课程网络培训的不足、建议和收获?不足:时间较短,与精品课程建设有关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经验等方面的内容介绍较少。另外,老师的方言太重,有时听不太清楚。建议:建议针对一般本科院校、独立院校、高职等院校,结合各学校层次进行研讨。收获:二位老师的授课方式新颖,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结合也非常贴切。通过培训,大家学到了如“学生自学、自由机时、创新作品展示、案例导入、动画演示”等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对课程的实施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六、如何开展有效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应用能力?部分老师提出如何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技能竞赛,特别是一些影响面广、规模较大的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提出可以以校园文化节的形式,组织如“汉字录入、微机组装、网站设计”等竞赛活动,而且可以与企业联合,与奖励、成绩挂钩,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大家都希望教育部门多举办一些大学生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进一步推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促进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郑州市分中心班长张娟2010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