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分中心】中国古代文学史班级讨论总结.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武汉分中心】中国古代文学史班级讨论总结.doc

【武汉分中心】中国古代文学史班级讨论总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武汉分中心】中国古代文学史班级讨论总结2010年10月30日下午,参加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品课程网络培训武汉分中心学习的学员,进行了研习体会交流讨论。此次培训让我们获益良多,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理念、方法的深入探讨富于启示意义,同时也领略了主讲教师骆先生的学术风范、教学热忱。关于四个具体问题的讨论结果摘录如下:一、你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核心线索是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的?在你的教学实践中,你最强调的是什么?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核心线索可遵循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紧扣文学风貌、文学体式和文化语境的变迁。一个时代的文学是该时代的文化、历史事件、该时代的人的情感的反映。同时,中国文学史应关注每一种文学体式萌生、发展和嬗变的具体情状,注重解析文学的形式因。施教之功,贵在导学。文学史的线索和识见,文学作品鉴赏力,是此门课教学之着力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互动,将生动的讲解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融汇学术性和趣味性,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审美鉴赏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强调在准确理解文学作品文本的基础上,展示作品的背景、作品所表达的作家的心态、感情等。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应感发学生对文学诗意、魅力的热情,引导学生体悟传统文学的形式特征、文化底蕴与生命情调。二、你认为本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有什么作用?你在教学中怎样关注这一问题?古代文学作品展示了极丰富的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的内容:《论语》中体现出的为人之道,人生智慧、《孟子》的浩然正气、《老子》的辩证、《庄子》的超然、屈原的坚贞、老杜的忧国忧民、东坡处理苦难的态度……在教学中讲解作品的同时,也应注意对作品中体现出的为人处世之道的阐发,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才兼乎趣而始化,古代文学教学应熔铸知识与情趣。陶养人文精神、培育健全人格,古代文学课程可以发挥“无用之用,乃为大用”的功效。三、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距离较远,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虽然距离当今现实生活比较遥远,但文学是人学,文学中体现出来的人类情感是共通的,好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流传千古,就在于它表现了人类的普泛化的情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感情,只要教师的讲解到位,应当能打动当代的大学生。此外,古代作家中有个性的很多,阮籍、刘伶、陶潜、李白、苏轼,他们的生平佚事不少,课堂中适当讲讲,也能更加吸引学生。现代意识的重要一维,即是通达的理念。“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现代生存与古典情怀并不绝缘,古典成为心河之水的一部分,才能常葆欣欣生意。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是从教者应该持续探讨的课题。情境教学法值得深入探讨,可为的空间很大。例如:昆曲艺术是诗乐歌舞的融合,品赏昆曲,需要古典韵文学修养,更能引发诗意情愫。师生作为古代文学研习者应该关注古典文艺的活态,亲身品赏昆曲之美。又如:叶嘉莹先生《迦陵论词丛稿》等著述,善于传达自我心灵感悟到的诗词之心、艺术之境,其讲析之法,启发我们让课堂教学焕发生趣和情韵。讲授、研习古代文学需有记诵功夫,如此才能更深透体悟诗文之意蕴和形式美感。古代文学教学可以尝试加入创作、吟诵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更好地体悟古人创作甘苦,感悟沉潜涵泳诗文的愉悦。四、本课程教学对学生将来从实际社会工作有无意义?有无可能使学生除了文化修养之外还能从本课程中获得实用性的收益?古代文学课程的影响方式是间接的,主要体现在提高个人修养和审美能力,完善人格情商,积累人生智慧等方面。对学生将来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意义很大,但它并不是直接发生影响的。当然,实际性收益也存在,比如,通过古代文学的学习,对经典作品的熟悉背诵,来提高写作能力、提供与人交流时的谈资。再如,汉赋中大量华丽地描写建筑的词汇可运用于当今房地产广告文案中。等等。古代文学课程富于“文气”,可以陶冶性情,师生一起追求锦心绣口的境界,有益于增强综合素养、文化底蕴,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升社会人文品位。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品课程网络培训武汉分中心班长易栋整理二〇一〇年十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