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doc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农四师六十六团一中【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利弊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相关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演进,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必须立足国情不断探索。【教学重、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利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知识梳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艰苦的国内战争:(1918年-1920年)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后来又想以此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3.内容和特征(1)内容:①农业:实行________;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________;③贸易:取消________;④分配:实行________。(2)特征:兼有战时和________两种特色。4.影响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____”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根本原因(2)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直接原因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工业国有化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取消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三、两者的对比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政策工业政策贸易政策分配制度【知识巩固】1、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农民说他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2、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余粮收集制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D.劳动义务制3、(2003.上海.15)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4、1922年,农民契诃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B、他被处以罚款C、他只能售出其中一部分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5、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6.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表明了()A.苏俄暂时放弃了共产主义原则B.苏维埃政府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C.新生的政权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D.苏维埃政府对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7.1920年,农民契诃夫在火车站出售一小批粮食,结果应该是()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B、他的粮食被没收C、他被指定到市场出售D、行为合法,没人干预8.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拓展延伸】有人说:“新经济政策允许部分企业由国内外资本家经营,这是在发展资本主义;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它是在搞资本主义。”你认为这句话对吗?【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