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2课件: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1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历史必修2课件: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人教版).ppt

高一历史必修2课件: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人教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93年前,“一声炮响”,开创了一个新世界1、背景电影海报《列宁在1918》1、背景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流通:取消商品贸易,实物配给制生产:普遍义务劳动制政策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1、背景1、背景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的苏俄情景体验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史料分析二、新经济政策农业生产情况思考探索三、“斯大林模式”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仍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三、“斯大林模式”什么是斯大林模式?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经济建设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所有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三、“斯大林模式”我看“斯大林模式”快速实现工业化(当时欧洲最大的水电站)苏联第聂伯水电站二战胜利的基石海报:《完成五年计划》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神奇的计划经济——但连它的敌人也发出惊恐的叹息《真理报》报道:采矿工斯达汉洛夫同志为庆祝国际青年节21周年,六小时开采102吨煤。这是普通定额的13倍。一周以后,斯达汉洛夫又刷新了自己的纪录,开采了175吨。各部门掀起“斯达汉洛夫”运动。在集体农庄劳动的社员(宣传画)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就是计划经济光芒的背后突出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生活物资供应匮乏,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无法体现。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我看“斯大林模式”课堂小结社会主义一定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否则社会主义就没有资格代替资本主义。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练一练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是()A.调动了工农群众的积极性B.战胜了德国组织的进攻C.集中了全国力量保证军事上的胜利D.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途径练一练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练一练对斯大林模式评价不正确的是()A.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B.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C.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D.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有利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