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doc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蒋洪江一、教材分析:本课地位: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一课的内容。与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相呼应,第七单元主要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及经验教训,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条道路两种模式的不同发展经历,形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认识。本课主要介绍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从列宁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时期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农业集体化,最终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弊端也成为后来苏联一系列改革的原因。另外本专题内容也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有密切关联,其成败得失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我设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苏联“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2)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并通过教材中所显示的材料分析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必然性2.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2)运用比较法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征(3)运用史料分析法,通过搜集相关图文资料,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和弊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模式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符合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并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革。三、教学重难点:通过深入研读课程准和教材,我觉得本课必须抓住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中心,从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不成功)、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正确道路),到斯大林上台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实行农业集体化,到1936年苏联社会主义的建成,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体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概述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并评述其利弊;教学难点:探讨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探讨。四、教法:《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境,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置来启发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探究中形成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认识;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使用多媒体辅助课件(ppt),增强直观性和提高教学效率;设置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五、学法:高一学生在初中世界历史九年级(下)HYPERLINK"http://www.pep.com.cn/czls/js/tbjx/dzkb/9x/201008/t20100827_810084.htm"\t"_blank"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已经初步了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和斯大林体制;在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一中学习了十月革命,因此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知识储备,并且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高中历史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注重挖掘历史发展规律和本质学科特点,完全可以创造条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因此,在课前,我先安排时间让学生们根据学案预习,回顾之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一方面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另一方面预先发现问题,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探究历史的学习动力。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按照老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层层深入,探究学习,并且指导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提供必要的相关史料,让他们合作起来研读史料,探究问题,提升历史学习能力。接下来,我再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及设想:1、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兴趣:2012年5月9日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7周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检阅部队发表讲话,承诺要提升俄罗斯国力。出示幻灯“外界评论:苏联解体已有20年,然而苏联模式的阴影从未离开过俄罗斯。”提出问题:20年前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苏联是如何形成斯大林模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