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电信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六章-电信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第六章-电信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电信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第六章电信工程施工技术方案6.1工程概况本工程电信工程包括装置区内扩音对讲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网络通讯系统等。主要的工作内容:扩音对讲系统包括扬声器、对讲、控制柜、放大器等设备安装,配管,电缆敷设,检查接线,调试等工作;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控制箱、放大器等设备的安装,配管,电缆敷设,检查接线,配合调试等工作。火灾报警系统包括感烟、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器、声光报警器,火灾报警控制箱,电源控制柜等设备的安装,配管,电缆敷设,检查接线,配合调试等工作;网络通讯只进行配管、穿线工作,其他内容有厂家完成。6.2编制依据(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施工准备线路保护管敷设检查接线电缆敷设电信设备安装调试6.3施工工序6.4施工准备6。4.1技术准备A.熟悉设计图纸,弄清设计内容,对电信设备及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等进行核对.B.对影响电信可靠性的因素及影响安装中不能进行的、不能确定的问题提出图纸自审记录。C.进行图纸会审,明确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标准。D.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要求及工程特点,编制出施工工艺卡。E.进行技术交底、安全和质量交底,明确工程施工的特点和难点。6.4。2材料准备A.核对图纸设计的设备、材料型号、规格及数量,提出设备、材料的供货时间。B.提出设备、材料及加工件计划。C.编制材料计划。6.4。3机具准备电焊机煨管器顶管机冲击电钻电锤台钻套丝机摇表万用表等.6。5电信工程施工技术措施6。5。1电信配管1.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2.电缆管的加工: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电缆管煨弯时,用定型煨管器,对管径为25mm以上的管子,应用液压煨管器。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箸的凹痕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弯曲半径应大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镀锌钢管锌层掉落处应涂防腐漆.3.电缆管敷设: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超过2个,电缆管敷设时应安装牢固,支持点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m。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米时,宜加装伸缩节;对于非金属类电缆管在敷设时宜采用预制的支架固定,支架间距不宜超过2米。4.电缆管的连接:(1)金属电缆管不允许直接对焊,宜采用套管焊接的方式,连接时应两管口对准、连接牢固、密封良好;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应大于电缆管的外径的2.2倍。采用金属软管及合金接头作用电缆保护接续管时,其两端应固定牢靠、密封良好。(2)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1。1~1.8倍。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采取密封措施。5.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且不防碍设备的拆卸和进出。电缆管口应套丝,电缆管到电机用饶性电缆管保护。6.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小于0.7米。7.暗配的导管,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6.5.2电缆敷设1.电缆在运输装卸时,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及其附件到达现场后,应检查产品的技术文件是否齐备,电缆型号、规格、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附件是否齐备;电缆端头应密封。低压电缆在敷设前应检查其绝缘,用1KV摇表测量相间及对地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0兆欧。高压电缆在敷设前应进行耐压检查.测量其泄漏电流等是否符合要求。2.在电缆敷设前相关人员应检查电缆敷设的路径:检查路径包括桥架、配管、接线盒及电缆沟,确保电缆敷设路径畅通,且无毛刺,并测量电缆敷设路径长度,由专责技术员负责编制电缆清册,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浪费,合理安排敷设电缆的次序以免造成敷设电缆时混乱而引起错放电缆或电缆交叉现象。3.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及地面摩擦拖拉,避免在拖拉过程中损伤电缆。4.敷设电缆时在电缆转弯处应有电气施工人员负责,保证电缆弯曲半径符合要求,且电缆排列整齐,不交叉。敷设后及时进行绑扎固定。环境温度在0oc以下不允许敷设电缆。5.电缆敷设后用统一的电缆标牌在电缆两个端头对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起迄点等进行标识。标牌字迹应清晰、整洁、不褪色。6.电缆敷设时垂直段应每隔2m有一固定点,水平敷设段每隔5—10m有一固定点,进盘前也应有固定点。7.电缆进入电缆隧道、盘(柜)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密封,管口也应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