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蛋白质的功能(gōngnéng)一、构成机体和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1、起催化作用。2、调节生理机能。3、氧的运输。4、肌肉收缩。5、支架作用6、免疫作用。7、遗传调控。二、建造新组织和修补更新组织三、供能人体(réntǐ)每天所需的能量有14%来自蛋白质。四、赋予食品重要的功能特性如可使肉类熟后持水性增加、有良好的起泡能力、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特殊的粘性和延伸性等。第二节蛋白质的需要量一、氮平衡(pínghéng)氮平衡(pínghéng)(nitrogenbalance):是反应机体摄入氮(食物蛋白质含氮量约为16%)和排出氮的关系。1、氮的总平衡(pínghéng):当膳食蛋白质供应适当时,其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2、氮的正平衡(pínghéng):氮的摄食量大于排出量。3、氮的负平衡(pínghéng):氮的摄食量小于排出量。4、零氮平衡(pínghéng):摄入氮和排出氮相等。4、氮平衡(pínghéng)状态可用下式表示:摄入氮=尿氮+粪氮+其它氮损失(有皮肤及其它途径排出的氮)B=I-(U+F+S)B:氮平衡(pínghéng);I:摄入氮;U:尿氮;F:粪氮;S:皮肤等氮损失。5、必要的氮损失:机体每天由于皮肤、毛发和粘膜的脱落等损失约20g以上的蛋白质,这种氮排出是机体不可避免的氮消耗,称为必要的氮损失。蛋白质代谢(dàixiè)及氮平衡第三节必需氨基酸一、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1、必需氨基酸:指人体需要,但自己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肌体需要,必须(bìxū)有食物蛋白质供给的氨基酸。2、非必需氨基酸:人体需要,但能够在体内合成,不一定通过食物供给。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条件必需氨基酸(conditionallyessentialaminoacid):半胱氨酸和酪氨酸构成人体(rént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具体见下表:氨基酸二、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需要量模式1、需要量:不同(bùtónɡ)的年龄,其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不同(bùtónɡ)。2、氨基酸需要量模式:是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计算方法是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l,分别计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氨基酸所以,膳食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组成,并被人体消化、吸收时,就越接近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越易被机体利用,其营养价值就越高。但是人在不同年龄的生长阶段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不同。通过实验得知: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随着年龄的增加(zēngjiā)而下降,成人比婴儿显著下降。三、限制氨基酸是指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bìxū)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bìxū)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bìxū)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食物中最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和蛋氨酸,第四节食物(shíwù)蛋白质的营养评价一、蛋白质的质与量1、完全蛋白质与不完全蛋白质(1)完全蛋白质:或称优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的比例适合人体的需要,如肉、禽、鱼、蛋、乳等。(2)不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不齐全,如玉米、豌豆、肉皮等。(3)半完全蛋白质:所含各种必需氨基酸种类较齐全,但含量多少不匀,相互之间的比例不合适,如米、面、土豆等。2、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再乘以由氮换算(huànsuàn)成蛋白质的换算(huànsuàn)系数,就可得到食物蛋白质的含量。二、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指该食物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吸收的程度,消化率越高,被机体(jītǐ)利用的可能性越大。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用该蛋白质中被消化、吸收的氮量与其蛋白质的含氮总量的比值,有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的不同。食物(shíwù)氮-(粪氮-粪代谢氮)蛋白质真消化率(%)=—————————————×100食物(shíwù)氮食物(shíwù)氮-粪氮蛋白质表观消化率(%)=——————×100食物(shíwù)氮显然,表观消化率比真消化率低。几种(jǐzhǒnꞬ)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三、蛋白质的利用率蛋白质的利用律是指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利用的程度。1、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jiàzhí)(biologicalvalue,BV)是机体的氮储留量与氮吸收量之比。氮储留量生物价=—————氮吸收量吸收氮=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