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5课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作者:单位:时间:2014年11月7日《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1.对课标的理解: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张骞通西域2、丝绸之路3、班超经营西域(自学内容),课标在教学内容上的要求是“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活动建议是“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以及相关诗作,想象商旅的艰辛。”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课本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围绕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我设计了六个教学活动:历史诊断、历史想象、历史积累、历史体验、历史探究、课外延伸,帮助学生掌握汉通西域的史实;通过基于史实的合理想象,感悟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水平和认知能力,我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配以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创设历史情境,以历史想象力的思维培养为核心,启迪学生进行合理想象,组织学生参与游戏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较容易理解汉朝对外交往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2.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①形成两汉时期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地理概念;②熟悉张骞通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立的史实;③能够基于史实进行合理的想象。(2)过程与方法:①、教师设置特定的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角色扮演的形式再现和体会张骞通西域的艰辛;②、通过课堂讨论、参与游戏等方式感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不同之处,想象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可能遭遇的危险,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③、联系现实,在今天国家大力倡导西部开发、倡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下,初步认识如何利用丝绸之路的人文资源开发西部地区,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对国家建设的参与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感悟张骞、班超的开拓精神,培养学生从小立志,树立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汉代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中西方的首次直接交往正是通过它实现的,而张骞开通西域促成了这条中西方贸易要道的形成,所以本课以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为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张骞通西域的艰辛,理解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形成必竟是两千多年前发生的事,鉴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如何通过有限的史料形成正确的认识,体会到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比较困难。因此本课以历史想象力的思维培养为核心,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上的艰辛。4.课前准备:①如条件允许,可在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教材以及相关的书籍、文章,或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汉通西域的史实和丝绸之路的开通。②教师根据史实设计教学活动并制成幻灯片。文字叙述要通俗易懂,图画要清晰,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并对教材相关内容作适当拓展和充实。③教师还需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好积极引导的应变准备。二、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导入:活动一:历史诊断----是真是假?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幻灯片:(图片)主要内容:一部有关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郡守向秦始皇看图片,听教师的图解献上了一盘当时很稀有的水果,其中有葡萄、石榴等。设问:历史上真的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思考,但不必回答,随着新课的进行答案自然揭晓。学完今天的课程,看看你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下面我们共同学习第15课:汉通西域打开课本和丝绸之路。活动二:历史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根据课本内容展开想象,从此次出使西域幻灯片:(图片)《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目、将会遇到的危险,及汉武帝对张骞教师解释此图。的期望、张骞的决心态度等角度考虑。3提问:汉武帝有可能对张骞说些什么?张骞同桌之间相互配合,编演对话又会怎样答复汉武帝的嘱托?(教师点拨、指导)活动三:历史积累----你知道吗?阅读课本及相关资料(2、3两题可小组讨论完成)幻灯片:(文字和地图)1、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能从地图上指出。1、两汉时期的“西域”相当于今天哪些地方?2、被匈奴人扣留了10年,但他不屈不挠,设法逃了出来,历尽千难万险完成使命,2、张骞在第一次出使西域时遇到了哪些困认识到张骞通西域的艰辛,想要做一个成难?他是如何面对的?如果是你,还有胆量功者,就必须象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