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淮阳11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x
上传人:一条****淑淑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河南省淮阳11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x

2022年河南省淮阳11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淮阳中学2010—2011学年(上)高二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50分)l.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③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如果把刚刚出生的中国婴儿托付给一个美国白人家庭抚养,他一定是说英语并习惯于用刀叉吃饭。如果把刚刚出生的白人婴儿托付给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抚养,那么他一定是说汉语并习惯于用筷子吃饭。这说明()A.文化素养不是遗传的,而是人类在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B.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完全取决于他所生活的家庭C.文化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D.文化素养是人与生俱来的3.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两者相互交融的是()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B.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一定能够发展C.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D.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4.众多学子对优秀文化经典的感受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的学生萌生了进一步触摸传统文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愿望,有的学生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个别学生却兴趣并不太高,这是因为()A.文化影响人是深远持久的B.文化影响人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影响人是主动感悟的D.文化影响人是形式各异的5.美国人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刻意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A.文化差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优劣B.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C.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D.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6.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将()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B.使我国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C.会失去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削弱民族的凝聚力,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D.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7.对于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①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承认和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尊重不同民族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端午节是我国的一项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通过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这在世代相传中基本未变。这说明传统文化()①具有相对稳定性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是凝固不变的④是不会消失的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9.2010年是中国农历虎年。生活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的早期人类将虎崇拜为神灵,中国的藏族,彝族以及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的许多国家,至今仍保留着虎图腾崇拜的遗迹。以上材料说明()①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④世界上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③④10.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11.之所以要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①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②没有认识到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③准确定位了文化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重要作用④错误地理解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有人认为,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一观点说明()A.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凝聚力之中B.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逐步占据支配地位14.186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雨果的话代表了有良知的法国民众的声音。从人类正义的立场看()①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竞争秩序是归还被劫文物的关键②英法两国应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