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省卫生厅直属事业单位专业知识要点八.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4年云南省卫生厅直属事业单位专业知识要点八.doc

2014年云南省卫生厅直属事业单位专业知识要点八.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航帆网2014年云南省卫生厅直属事业单位专业知识要点八机体的散热问题:某肠痉挛截瘫患者在炎热环境中服用阿托品后,出现发热副作用,将其转移至凉爽环境后,未做出其他处理,体温自行恢复正常,该患者最可能发热的原因是:A.散热中枢功能障碍B.产热中枢功能障碍C.调定点上移D.发汗功能障碍E.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在本题中患者服用阿托品后,汗腺分泌受到抑制,在高温环中不能通过蒸发散热,故体温逐渐升高。进入凉爽环境后,辐射、传导、对流开始发挥散热作用,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机体主要通过皮肤散发热量。人体的散热途径包括皮肤、呼吸道和大、小便。皮肤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其散热量受体温调节机制的调节而发生变化,因此皮肤散热在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机体内部的体热通过血液循环和热传导两种方式转移到皮肤。皮肤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种方式散热。只有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上述的辐射、传导、对流三种散热方式对人体才有散热意义。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对流对机体不再有散热作用,此时,蒸发便成为皮肤惟一有效的散热方式。阿托品通过阻断M胆碱受体的作用而抑制腺体分泌。其对不同腺体的分泌的抑制作用强度不同,对唾液腺和汗腺的作用最敏感。在应用阿托品0.5mg时,即可见唾液腺和汗腺分泌减少。在使用阿托品时应注意这个问题,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因汗闭而体温升高。渗透性利尿问题:静脉滴注甘露醇引起A.水利尿B.渗透性利尿C.尿崩症D.尿失禁E.尿潴留请解释?答案及解析:本题选B。因为甘露醇可经肾小球滤过,但不会被肾小管重吸收,这样肾小管中尿液呈高渗状态,这种高渗状态使得水被滞留,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尿量增多,属于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未被吸收的溶质浓度增高可使水的重吸收减少。在近端小管,小管液是经等渗的方式被重吸收的,也就是说,水伴随溶质一起被除数重吸收,因此水的重吸收受溶质重吸收情况的影响。如果在小管液中存在较多不易被重吸收的或未被重收受溶质,则水的重吸收就会减少,尿量随之增加。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管液内未被重吸收的溶质形成一定的渗透浓度,从而保留一部分在小管内,这种现象被称为渗透性利尿(osmotic.diuresis)。同时,小管内Na+的重吸收要求在上皮的两侧有一定Na+的浓度差。因此当小管液中溶质过高而使水的重吸收受限时,小管液中Na+浓度就相应的降低,使肾小管小皮两侧Na+的浓度差降低,因此Na+的重吸收减少,于是较多的Na+被滞留在小管液内,并通过渗透作用留住相应的水。乙酰唑胺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机制问题:某患者服用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后出现尿液NaCl、水、HCO3-排出增多,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分析该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原因是由于:A.肾小管K+一H+交换增加B.肾小管H+一Na+交换减弱C.近球小管K+的重吸收增加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肾小管Na+重吸收减少答案及解析:本题选B。乙酰唑胺抑制近曲小管85%的HCO3的重吸收,因Na+和HCO3结合排出,因此减少了近曲小管内Na的重吸收。重吸收Na是和H偶联的,即H+一Na+交换,Na的重吸收减少,即H+一Na+交换减弱。但主要原因是抑制近曲小管对HCO3的重吸收,消耗了体内贮存的HCO3,导致高氯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