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关于我校“高效课堂”实验的指导安排意见(6).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关于我校“高效课堂”实验的指导安排意见(6).doc

2013关于我校“高效课堂”实验的指导安排意见(6).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宁陕县江口中学宁江校字〔2013〕24号“自主学习”模式教学实践反思和计划(江口中学第十五次高效课堂推进)将近三年以来,学校坚定不移地推行自主学习模式,努力打造适合江中校情的高效课堂,得到了上级和家长一定程度的认可,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实践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如人意的事,引人深思,现列举出来,避免重蹈覆辙。同时,对本年度实践工作做出安排和指导。一、主要问题:1.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讲解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虽然强调了自主,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但还是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智慧生成,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也只停留在“牵引”上。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遗憾的是“高效”的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空间和权利。2.衡量一堂课效率的高低,要看学生是怎样掌握知识的,是教师灌输还是自学掌握?是只用课内有效时间还是经常性用课外时间?这有着本质不同!目前我们部分课程使学生有大量重复劳动时间和课后大量完成任务时间,早上、中午、下午、晚上部分学生得不到休息,甚至极端的还有学生不吃饭、不睡觉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课后的学习负担已经是超重。这让我们不得不质疑:这还是“自主学习”模式吗?还是“高效课堂”吗?如果各门课程都非要用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内教学不足的话,我们“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必将失败。3.学生发展不均衡,总有部分学生一直不能适应。一是不会学,二是学习效率低,三是不知道该如何合作,四是不会在自学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导致拿到任务后,无从下手,理解起来囫囵吞枣,实际情况是几乎没有学,而老师没有办法,只有让他们用课外时间来补。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我们讲的是“高效、自主”,他们的学习实际上是“无效、被动”。4.展示课中的问题。①展示的内容缺少选择性。预习任务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多数不理解的,一部分是少数不理解的,一部分是个别不理解的。展示应该是面向全班,只有把多数同学都有教训值得吸取,有规律方法值得总结的内容拿出来展示,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②展示学生的选择没有针对性。参加展示的学生理应是代表了某内容的某种错误类型的一个或几个学生,这种展示才对具有同类错误的学生具有教学作用。但是由于课上各小组组长指定代表进行课堂展示,是一种盲目指定,就有可能会出现该生展示的内容100%的正确,出错的学生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也有可能全班只有一个或几个学生对该内容不熟悉,让参与展示的多数学生浪费时间。也有的展示是只请差生,这样做,没有学习困难的“优生”受害最深。③展示的重点内容不突出。展示时不分主次,按照顺序展示,平均分配展示时间,有可能导致次要内容用时太多,而重要内容没有足够的展示时间。④展示的方式单一性。展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多媒体屏幕展示、学习小组内部交换习题展示、学习小组以讨论方式口头展示,师生之间以问答方式展示等。应该说各有所长,可以灵活地在课堂上使用。⑤展示缺少深度。由于展示由学生完成的,学生的水平决定了展示层次的肤浅,即使有了其它学生的帮助,恐怕也达不到揭示错误原因并总结解题思路、方法的深度,必须依靠老师启发、引导、解析。假如教师将自己定位为“学习者”,又没有认真备课,学生的小组学习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就一定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其得益和提高就根本得不到保证。二、实践指导:(一)具体安排1.座位调整。按照“H”型摆放课桌,各班根据人数分六个小组,会结束后马上调整,先使座位分布合理化;建议各班分组按成绩从高到低编上1~8号,再根据学习情况做最佳调整,这一过程要持续到第一次阶段考试后基本稳定下来;2.相信学生。学生能讲出的教师坚决要忍住不讲,哪怕浪费了时间都不要紧,我们要从长远上去考虑,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考虑打破教材的限制,灵活地调整进度,来使学生有自信,让他们能在两个月之内适应这一模式。学生方面,教师应帮其加强主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认为学生能一学即会,无师自通,也不认为学生是愚钝无知,冥顽不灵。教师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阶段应该注重指导。不包办代替、越俎代庖,也不听之任之、放任自流;3.组长培养。小组的组长是核心,各学科老师要树立组长的威信,不断地培养他们,让他们在预习时间和课堂上都能高效的组织本组成员完成各项任务。每个小组都有七号和八号,他们是小组内学习上的“弱势群体”,而且这样的学生往往不是单一一个学科差,一差具差,必须要小组长安排组内别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这个时候需要组员对组长言听计从;预习准备过程中,三四五六号的问题谁解决、展示过程中怎么去处理每块知识、组内所有同学的学习疑问、预习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