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中考试复习学案1皮肤的感觉功能:触觉,痛觉,冷热觉。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2.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大脑。3.嗅觉的特点:适应性,差异性,易疲劳,选择性。4.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口腔(唾液)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8.味觉感受区:舌根(苦),舌侧前(咸),舌尖(甜),舌侧后(酸)。9.四种基本味觉:苦,咸,甜,酸。10.补充考点1:如果人失去感觉功能,那么当他遇到危险时就不知道躲避,这样会使身体受到伤害。2:人感冒时嗅觉味觉降低,因为感冒影响了嗅觉细胞接受气味刺激的灵敏度,嗅觉和味觉是同时工作的,所以也会影响味觉。3:在吃苹果的同时嗅柠檬产生两种味道的混合。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固体、气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5.声波的利用:传递信息,具有能量(超声波粉碎结石)。6.声音的速度:固体中的速度>液体中的速度>气体中的速度。V固>V液>V气7.声音在15℃的空气中,V声=340m/s8.声音速度的大小影响因素:介质,温度(温度越高速度越快,)9.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10.补充考点:有一根足够长的铁管,一个人敲下铁杆的另一端,会听到几次声音?(1)铁管中没有水:听到两声,第一声来自于铁管(固体传声),第二声来自空气(气体传声).(2)铁管中有水:听到三声,第一声来自铁管(固体传声),第二声来自于铁管的水(液体传声),第三声来自空气(气体传声)。1.外耳包括: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播声波);中耳包括:鼓膜(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鼓室;内耳包括:半规管(位觉感受器),前庭(位觉感受器),耳蜗(听觉感受器)。2.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形成听觉)4.失聪:原因:(1)传导出现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出现障碍;(2)神经出现障碍,不能传给大脑!6.声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影响因素:频率(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频率单位:赫兹,用Hz表示。(2)响度:声音的大小;影响因素:a)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b)距离声源的远近,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3)音色:发声体本身;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7.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1.光在同一中均匀的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例如:射击,排队,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3.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注: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只与孔的大小有关。4.光速C=3×105km/s=3×108m/s,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慢。6.光的色散:彩色光带中的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不同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偏转的程度不同(红光偏转的程度最小,紫光偏转程度最大)。7.红外线的应用:加热食物,疾病诊断,红外线夜视仪,遥控器。紫外线应用:灭菌,验钞,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紫外线的危害:过量照射,轻者使皮肤粗糙,重者引起皮肤癌。红外线,紫外线人眼看不见。8.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照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照在它表面的光。9.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例如:红玻璃透过红光,10.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例如:绿纸反射绿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11.补充考点:(1)当只有一束绿光(或其他非红色的光)照射呈现红色的物体时,物体便会呈现黑色。(2)彩色电视机的三原色:红、绿、蓝。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色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光的反射分为两种,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和漫反射(表面粗糙)。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离镜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连线跟镜面垂直。(4)像与物左右相反。(5)像是虚像。9.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方向不改变。10.光从水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5.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异侧,照相机。顺口溜:实像倒,位异侧;(2)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异侧,幻灯机。虚像正,位同侧;(3)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