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质量与安全考核标准最新文档.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康复科质量与安全考核标准最新文档.doc

康复科质量与安全考核标准最新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康复科质量与安全考核标准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最新文档,欢迎下载)检查科室检查时间检查人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扣分原因康复计划的制订与落实15分制定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的康复指南/规范3分对每位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订康复计划3分开展临床早起康复介入服务2分执行医患沟通制度,与患者及家属共同落实康复计划3分科室对康复计划落实有自查、评价4分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科室登记)17分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和流程3分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由康复医师会诊,制订康复治疗计划3分康复专业人员实施康复计划3分为须康复治疗的病人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服务3分康复治疗记录真实、准确、完整5分康复治疗训练人员具有相应资质12分康复专业人员及康复设备统一归口管理3分康复治疗师、护士等有资质3分指导社区病人康复,保障康复训练的连续性3分科室对以上工作有自查、评价和分析3分康复相关医疗文书及预案健全15分有康复相关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质控标准3分有康复意外紧急处置预案与流程并组织演练3分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3分有住院病人康复流程3分科室人员熟悉上述内容并遵循;科室定期自查评价3分对康复治疗训练过程有记载21分有康复治疗训练过程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3分有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疗法、语言治疗法等规定与流程3分在病历中记载康复资料情况3分有康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价制度,并进行满意度调查3分有康复科日工作量化登记3分有康复治疗过程记录表3分科室定期自查,分析评价3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主动参与康复治疗11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康复计划及方案,并履行签字3患者及家属了解康复治疗计划、患者的预期目标,并参与康复治疗3分相关工作人员知晓康复计划并落实措施2分新世纪医院康复科质量与安全评价表(100分)对康复效果、舒适度、愿望与意见、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安全管理等有评价9分有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舒适程度、愿望与意见等项目评价2分有加强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3分有康复医学科诊疗活动评价指标2分有效落实预防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的具体措施2分运动疗法(PT)初期评定记录表姓名:XXX住院号:XXXX性别:男年龄:68职业:XXXX文化程度:XXX利手:右手申请医师:XXXX申请时间:2021-10-20病情摘要:缘患者于2021年8月3日,在家中看电视突然觉右侧肢体乏力,活动不利,无神志不清,无四肢抽搐,无恶心呕吐,休息一个多小时有症状缓解。后有家人送至医院就诊。查BP195∕107mmHg.后症状再次加重,查头颅CT示(头颅)左侧基底节区,左侧半卵圆多发脑梗死,轻度脑萎缩,大脑镰钙化点经治疗后情况好转,现为进一步康复,于入住我科。临床诊断:1.脑梗死恢复期2.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3.高脂血症主要问题:(1)肢体功能障碍Brunnstrom分期:右上肢为Ⅳ期,在肘伸直的情况下肩可前屈90度;手Ⅰ期,无任何运动;右下肢Ⅳ期,坐位屈膝90度以上,可使足后滑到椅子下。(2)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右上肢屈肌肌张力2级,伸肌肌张力1级,右下肢屈肌张力0级,伸肌张力1+级。(3)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共100分,右上肢得分27分;右下肢得分23分.总分50分处于Ⅱ级:明显运动障碍。(4)Rivermead:运动指数总分15分,患者得分4分。其中:床上翻身,卧→坐转移,坐位平衡,独自站立各得1分,其它11项均不能完成。(5)Berg平衡量表评定:总分56分,患者得分17分,其中由坐到站,双足并拢站立,站立位上肢前伸,床-椅转移各得1分;独立站立,独立坐,转身向后看各得3分,闭目站立得4分;由站到坐,站立位从地上拾物,转身一周,双足交替踏台阶,双足前后站立,单腿站立均不能完成。(6)肌力评定:右上肢近端屈肌肌力3+级,伸肌肌力4-级,远端肌力0级;右下肢近端屈肌肌力4-级,伸肌肌力5-级,远端屈肌肌力1级,伸肌肌力1+级。治疗目标:短期目标:1.改善关节活动度,能独立完成坐-站转移,站立平衡达到3级长期目标:1.恢复或接近正常步态治疗计划:1.患侧上下肢主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预防关节挛缩。2.主动桥式运动,训练骨盆的控制能力,训练腰背肌力。3.主动横向移动训练;4.肩胛带抗阻力训练,提高肩胛骨周围肌肉的控制能力,抑制肩胛骨后撤及向外下方旋转。5.从坐位到站立训练。6.坐位平衡及站立平衡训练7.患侧下肢负重训练,重心转移训练。8.双杠内步行训练。治疗师:XXX日期:2021-10-20运动疗法(PT)中期评定记录表姓名:XXX住院号:XXXXX性别:男年龄:68职业:XXX文化程度:XX利手:右手申请医生:XXX申请时间:20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