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远程继续教育初中地理终结性考核题(5).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9年远程继续教育初中地理终结性考核题(5).doc

2009年远程继续教育初中地理终结性考核题(5).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年远程继续教育初中地理终结性考核题学员:2009年安庆(初中)汪庆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地理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活动设计?答:地理教师进行活动设计,意图就是通过活动,提供学生发现的条件,融汇发现学习思想和方法,改变单纯接受学习方式学习地理的状况,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在设计用作导入的活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答:在选择和设计导入的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符合导入环节的要求、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适合学生特点、注意综合效果等。3.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答:地理课堂教学中多数采用“创设地理问题情景——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探究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4.简述在“利用活动进行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发挥的作用。答:利用活动进行地理教学时,首先,教师设计活动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和内涵;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积极正面引导,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地理活动,主动参与,认真体验,得到提高;最后,还要加强参与目的的教育,注意精神激励,及时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使学生既认识自己,也了解了其他同学,逐步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期望。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举例说明活动设计的途径、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答:地理教师设计活动的途径,主要是三个:一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和课本“活动栏目”中的“活动”设计“活动”;二是借鉴现成的活动设计,进行吸收改造;三是教师自己进行“原创设计”。例如,在《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中,关于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的活动有这样一句话:“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各种版本的课本采用了这一条活动建议,但是也只是简单介绍简易地球仪的制作过程,怎样将“制作简易地球仪”变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呢?教师可再进一步进行具体的设计,如将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与经纬网、经纬度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自己制作小地球仪上画经线圈(0°经线,180°经线)、(90°E,90°W)和赤道。对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方法作了一些改变,再设计使活动更具有可操作性,发挥的效益也更大。活动设计时注意的问题:教师设计的活动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难度不易太大,可操作性强,学生参与度高,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体验,可以逐步形成从多种途径学习地理的意识和探究问题的意识,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形成能力是很有意义的。2.对案例“怎样知道明天的天气”或“探究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评议。答:案例“怎样知道明天的天气”教学围绕“活动”进行;教师设置了天气预报“活动”;学生参与到天气预报“活动”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直接给出关于“天气”概念的结论,而是利用设置的“天气预报”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身的体验,获取有关“天气”的知识,弄清关于“天气”的概念。学生在学习中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不是只是接受教师给予的结论;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认识概念的过程),注意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从现象入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经过分析归纳,得到问题的结论);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动眼、动口、动脑,学习兴趣浓厚;教师通过活动进行教学,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3.在培养学生阅读地图技能的过程中,举例说明你设计了怎样的活动?答:如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显性和隐性的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技能,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开展图像型活动,具体步骤可归纳为一看二读三作四写五说。“看”就是让学生粗略地看图的整体、大致,形成质朴的印象。“读”就是让学生读出图中的具体内容,如标题、图例和一些显性的信息。“作”就是作图,如着色、填绘图等。“写”就是让学生在图中或课本两侧的空白处写出读图、作图中获得的重要结论。“说”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认识当众表达、与人交流。例如我在讲授“我国的降水”时,就要求学生边画边学,掌握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进而要求学生从“年降水量分布图”中读出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的降水量值,并在图中绘出年降水量为800毫米好400毫米的等降水量线,让学生观察降水量线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得出“我国的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空间分布规律。如此反复操练,可达到学生主动兴奋高效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三位并举、层层叠加的综合性目的。4.观看《上好课——初中地理》课程中提供的活动视频(或PPT)中的活动案例,选择一个活动进行评价(可从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活动的达标度、活动的吸引力、活动的地理性和科学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指出可取之处和问题所在)。答:《上好课——初中地理》课程中提供的活动视频——案例“新疆”的导入(视频节选)的教学中,教师就利用欣赏活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