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9年道南论衡全国研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9年道南论衡全国研究.doc

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9年道南论衡全国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道南論衡——全國研究生漢學學術研討會」徵稿辦法一、本研討會為純學術性質,以促進本系研究生與各校相關領域研究生學術交流為宗旨,徵求中文學界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術論文。二、徵稿對象為全國各大專院校博、碩士班研究生,報名於2009年5月30日截止。敬請填妥「個人報名及論文摘要表」,以word檔附加檔案方式,主旨標為「2009年道南論衡——全國研究生漢學學術研討會徵稿」,以電子郵件寄至HYPERLINK"mailto:daonan2009@hotmail.com"daonan2009@hotmail.com。本研討會預定2009年10月31、11月1日舉行。凡論文完稿與報名摘要差異過大者,本會有權逕予退稿。三、論文完稿請在2009年7月13日以前(含當日)寄達,逾期恕不受理(以郵戳為憑)。稿件來信,請附書面論文一式三份、「個人報名及論文摘要表」及光碟片(內存論文電子檔、個人報名及論文摘要表),另請勿於論文內標寫個人資料。郵寄地址:11605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收件人:2009年道南論衡——全國研究生漢學學術研討會議事組。四、本研討會稿件限以中文撰寫,來稿需為未以任何形式公開發表之學術論文;每人以一篇為限,並請勿一稿多投。文長限一萬字至二萬字(含)以內(以電腦字元計,含空白、註解、徵引書目、摘要),嚴格審查字數,不符者將刪除資格。收件後本籌備委員會將會盡快寄出已收稿通知,若稿件寄出後三天內未接獲到收件通知者,敬請再次來信確認。五、本研討會發表之會議論文,經作者同意並通過論文集審查標準者,將刊載於本系主編之《2009年道南論衡——全國研究生漢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內。六、本研討會設有籌備委員會,處理收稿、審稿、編印及出版相關事宜。凡通過審查而刊登之會議論文,版權歸本刊所有(包含網頁使用權),除作者本人日後將其個人著作結集出版外,非經本刊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或翻譯。七、凡出刊之會議論文,本刊將致贈撰稿人論文集一本;未通過審查之會議論文,本刊將附上審查意見書,以供撰稿人參考。八、欲報名者請至本研討會網頁(HYPERLINK"http://www.wretch.cc/blog/daonan2009"http://www.wretch.cc/blog/daonan2009)下載「個人報名及論文摘要表」,並請按本研討會的「撰稿格式」寫作,以利作業。本會「個人報名及論文摘要表」及「撰稿格式」請詳見附頁。九、本辦法若有未盡事宜,概由本籌備委員會商議決定之,並保留最終解釋權利。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道南論衡——全國研究生漢學學術研討會」撰稿格式格式:由左至右橫式寫作,每段第一行前空二格。其他未說明者依Word預設格式。請依撰稿格式寫作,若不符合者,本會有權逕予退稿。標點符號:中文撰寫採用新式標號,標點一律全形顯示,惟書名、期刊名、報紙名、劇本名、學位論文改用《》,文章篇名、詩篇名用〈〉。行文中,書名和篇名連用時,省略篇名號,如《莊子‧天下篇》。如以英文撰寫,書名請用斜體,篇名則用“”。日文翻譯成中文,行文時亦請以中文新式標號。章節符號:各章節使用符號,依一、(一)、1、(1)、A、a……等順序表示。各節標題(即以一、二、三……為項目符號者),字型為標楷體14號字置中。節內再有分段之標題(即以(一)、(二)、(三)……為項目符號者),字型為新細明體12號字靠左對齊。內文字型為新細明體12號字左右對齊。未立標題之段落之間不空行。字體大小:論文標題標楷體18號字,正文新細明體12字。引文:僅獨立引文改為標楷體,每行低三格,上下均需空行;正文內之引文加「」;引文內別有引文則用『』;引文之原文有誤時,應附加(原誤);引文有節略而須標明時,概以節略號六點「……」表示。標點符號部份,篇名當用「〈〉」而非「<>」。頁碼置於頁尾置中,從1開始,首頁標示頁碼。如有新造字者,請全用「圖形檔」,另使用其他特殊軟體者,請隨件附送。註釋:採隨頁註。註釋文字為新細明體10號字。註釋號碼請用阿拉伯數字隨文標示,置於句尾標點符號後。註釋格式如下:首次徵引:1、專著:王夢鷗:《禮記校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頁102。2、論文集論文: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頁121-156。3、期刊論文:徐信義:〈張炎的詞學批評〉,《幼獅學誌》第14期(1977年2月),頁172-194。4、學位論文:孔仲溫:《類篇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頁466。再次徵引可用簡單方式處理:1、再次徵引的註如不接續時,如:王夢鷗:《禮記校證》,頁5。請勿使用同註x的方式。2、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