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9页第PAGE\*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略论被履行人的财产释明义务及其法律责任司法机关被“履行难”的问题所困扰已无数年,且虽对此进行了若干次“会战”,仍不见明显成效。因而,仍有必要从现行立法中探究这一难题的生成缘由。笔者在分析现行履行程序时,发现被履行人所应履行的(全体)给付义务相当空泛。要改变这类状态,就该当使(全体)给付义务在履行程序的若干具体环节上有具体体现,即使之细化为若干具体义务。本文以下所讨论的被履行人的财产释明义务便是其中之一。一、明确被履行人财产释明义务的必要性(一)财产释明义务是被履行人本来在必然条件下应予承担的义务毋须赘言,在履行程序中被履行人负有按照履行根据作出给付的(全体)义务。这一义务只需在其客观上确实没有或暂时没有履行能力时才可得以免除或暂缓履行。①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者当然将遭致法律制裁。但究竟有无履行能力显然不能单凭被履行人的简单声明加以认定,也不能仅仅由于未发现可供履行的财产便作出判断。被履行人若没有按期履行而又不希望被采取强制措施,就必须证明本人确实没有或暂时没有履行能力,证明本人不具有拒不履行的主观恶意,即被履行人在不能全部或部分清偿债务时负有证明义务。这类证明无非是通过全面披露本人的财产状态来进行,因而,此种证明义务也就是财产状态释明义务。由以上分析可见,财产释明义务是被履行人承担的全体履行义务在必然条件下自然衍生的一种更具体的义务,是其本来就应承担的义务,而非立法者另外设定的义务,故仅需在司法过程中加以明确解释即可。(二)我国现行民诉法典未明确规定财产释明义务所酿成的危害我国现行民诉法典虽然也肯定被履行人负有给付的(全体)义务,但仅停留在泛化的层面上,并没有将这一义务细化到履行程序的具体环节中,更没有明确规定被履行人的财产释明义务,这就构成了于申请履行人明显不利的局面:一方面,如果被履行人“有效”地藏匿财产,制造无履行能力的假象,而法院及申请履行人又不能及时发现其可供履行的财产,则此时被履行人实际上往往就不再承担任何义务。由于法院无法取得能证明其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证据,因而不能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另一方面,在履行程序中,履行员和申请履行人必须努力寻觅被履行人的财产,如果找寻无获,申请履行人将面临全部或部分债务无法实现的不利后果。这与狭义诉讼程序(也即审判程序)中被告通常所负的举证责任极为相似,申请履行人似乎又回到了本人的实体地位不确定而仅具有程序上被告身分的诉讼阶段,并需再次承担举证责任,即承担关于被履行人是否有可供履行的财产的举证责任。这显然有悖于其业经生效民事判决(或其他履行根据)确定的合法债务人的地位,故而显然有失公允。以上这类局面是一种使申请履行人处于被动、被履行人居于自动的反常局面。二、明确规定财产释明义务的意义(一)有助于发现被履行人的财产首先,有助于全面了解被履行人的财产状态和履行能力。例如,可以发现被履行人的知识产权、债务等通过通常的查询、搜查手段不易发现的财产。部分被履行人由于受到对虚伪释明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威慑,故极有可能作出真实释明,从而使法院和申请履行人发现更多的可供履行的财产。其次,有助于获得采取进一步调查措施的线索。例如,针对被履行人所告知的此前一年内的财产处分行为,访问财产受让人,查阅交易记录,以审查被履行人是否有恶意处分财产或诈欺性转移财产之行为。②(二)有助于认定被履行人有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主观恶意我国现行民诉法典第102条第1款规定对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的被履行人可予罚款、拘留,直至清查刑事责任。但是否确系“拒不履行”,即有无主观上不愿履行的恶意,则不易认定。财产释明义务的明确规定即提供了一种认定方法。被履行人释明财产状态后,如果法院通过其他途径发现被履行人尚有其他在释明日前取得的可履行财产,就说明其作了虚伪陈述,被履行人拒不履行的主观恶意便足以认定,从而便可对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三)将被履行人置于被严厉监督的境地,使申请履行人真正归于履行程序中的自动地位明确被履行人在必然条件下负有释明义务,可进一步强化其按期履行财产给付义务的全体义务。尽管他仍有可能不为给付并作虚伪释明,但其在作出释明后仍得时时担心申请履行人和履行法院获得证明其释明虚伪的证据,和随后必然遭致的法律制裁。因而,明确规定这一义务显然可切实使被履行人处于应有的被履行、被监督的被动地位;另一方面,申请履行人可不必再疲于奔命地追踪被履行人,而只需获取并提供一项能够证明被履行人藏匿财产的证据,即可使被履行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因而可知,明确规定被履行人的财产释明义务,将在较大程度上扭转现行立法所酿成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