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学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拿来主义学案.doc

拿来主义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拿来主义》学案时间:5月24日编号:013编制:周菲菲审核: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二、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三、理清文章思路。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见导学二、简介背景和《且介亭杂文》的缘起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三、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1)——(4)段批判“送去主义”,(5)——(10)段提出“拿来主义”。其中(5)段为过渡段,承上启下.四、文本探究1、什么是“闭关主义”?什么是“送去主义”?什么又是“拿来主义”?明确:闭关主义:指清政府奉行的闭关自守政策。送去主义:这里指国民党政府实行的投降卖国,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政策。拿来主义:这里指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去取,也就是说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外国的长处。课后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吝啬(sè)自诩(xǔ)脑髓(su?)譬如(p?)B、蹩脚(bié)孱头(càn)玄虚(xuán)掘墓(jué)C、磕头(kē)糟粕(cáo)冠冕(mi?n)残羹(gēng)D、存膏(gāo)给予(jǐ)徘徊(hu?)犀利(xī)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国萃摩登发扬国光积重难返B、慰籍脑髓残羹冷灸发扬国光C、倘使辨白礼上往来装腔作势D、佳节堂皇恬不知耻并行不悖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______________,应采取什么态度?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____________,应采取什么态度?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_______________,应采取什么态度?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___________,应采取什么态度?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拿来主义》学案时间:5月24日编号:014编制:周菲菲审核: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一、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二、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文本探究1、本文的论证艺术(1)如果将第9段内容改写为“拿来主义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占有、挑选。对其中的精华要全部吸收。对那些精华、糟粕互见的,要区别对待的部分,应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中的有害的旧形式应当废除,只保留很小一部分作为反面有害的教材,文化遗产中腐朽的东西则要彻底抛弃”,和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明确:原文使用了()论证方法(2)第3段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的方法。它与比